高盛2019年經濟形勢預測:風險上升 但衰退還沒有來
2019年經濟形勢預測
2018年即將步入尾聲,市場開始摩拳擦掌,對來年的經濟大勢作出展望。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團隊在11月14日的研報中預測,受美國經濟減速和中國經濟進一步走軟的影響,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會從今年的3.8%放緩至3.5%。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增長仍高于潛在增速,高盛認為勞動力市場將繼續緊縮,核心通脹率將逐漸上升,政策利率也將走高。
2019年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發達經濟體超越充分就業,全球衰退的風險可能會上升。
但在此后幾年中,金融失衡的狀況有限,更為平坦穩定的菲利普斯曲線(用以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也降低了各國央行迅速扭轉過度充分就業的必要性,衰退不會那么快到來。
回顧2018 展望2019
在高盛看來,對全球經濟而言,2018年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一年:實際GDP增速有望達到3.8%,高于潛在增速。
歐洲、日本的勞動力市場表現均是更上一層樓,就業持續強勁,失業率下降。在發達經濟體工資增長更為強勁、美國核心通脹率反彈的支撐下,市場對2017年“低通脹”卷土重來的擔憂有所減弱。
盡管如此,高盛仍指出,經濟增長的高水位可能已經過去,預計到2019年全球GDP增速將下滑至3.5%,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和中國的經濟增速均將放緩。
其中部分原因在于,部分經濟體,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產能受限。據高盛估算,就目前來看,各國實際GDP高出全球潛在水平0.1%,其原因為美國、德國及許多較小的發達經濟體已經出現了經濟過熱的早期跡象。
資源利用率、通脹雙雙走高,部分央行已經開始退出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高盛預測認為,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將會出現廣泛的加息轉向,瑞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央行將加入美聯儲、加拿大央行的加息大軍。
新興市場方面,貨幣政策前景或將保持目前的復雜態勢。高盛預計,印度、巴西等國將加息,俄羅斯、南非等央行則將選擇降息。
美國經濟怎么走?
高盛預測,到2019年底,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預期趨勢增速1.75%,失業率降至3%,聯邦基金利率屆時也將達到3.25%-3.5%的水平。
高盛指出,在這一輪的經濟周期中,美國比其他大多數發達經濟體走得都要遠,這一點在勞動力市場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目前,美國失業率比美聯儲和高盛對充分就業的估計要低0.8%。若以歷史標準衡量,這是一個可觀的差距。職位空缺、離職率等一系列指標也表明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程度已經接近紀錄水平。
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日益轉化為更高的工資和價格,疊加關稅影響或將促使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高盛預計,到2019年底,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將漸進走高至約2.25%的水平,這就意味著美國經濟必須盡早從當前3.5%左右的增速放緩至預期趨勢增速1.75%。
盡管特朗普稅改的積極影響或將在2019年減退,但美國家庭資產負債表目前十分健康,個人儲蓄率相對較高,勞動力市場勢頭強勁,商業信心高企,這一切都是近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由此,為了給美國增長勢頭“降溫”,市場很有可能會看到金融環境的大幅收緊。
美聯儲緊縮的溢出效應
投資者普遍同意,美國經濟需要美聯儲助力加息,但這或將對世界其他區域產生巨大的負面溢出效應,從而破壞全球復蘇,最終削弱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的能力。
他們認為,新興經濟體GDP增速在2018年表現不佳,正是因為美聯儲加息對美元造成上行壓力。
但高盛的觀點更為微妙:
由于匯率對溢出效應的緩沖反應到了其他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利率和股價之中,美聯儲的政策沖擊對于外國發達經濟體金融狀況沒有顯著的凈影響;
然而,匯率不足以抵消對新興經濟體國內金融狀況的溢出效應,美聯儲的鷹派決議對其自然有負面沖擊。
這也就意味著,從原則上說,鷹派美聯儲令新興市場擔憂。在當前的定價基礎上,高盛預計美聯儲額外的兩次加息將使新興市場金融狀況指數收緊40個基點,進而可能令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約0.3%。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美國經濟過熱的幅度加大,美聯儲很可能需要加快加息步伐。如此一來,對新興市場的溢出效應可能也會顯著增大。由此可見,美聯儲FOMC在2019年實現美國經濟軟著陸對全球各國十分重要。
中國:經濟放緩可控
高盛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2018年有所放緩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信貸增長大幅放緩,金融環境收緊,減緩內需增長;二是外部環境因素。
高盛預計,盡管貨幣和財政政策均處于寬松模式,2019年中國經濟將會溫和減速。此外,未來幾個月內將有包括企業減稅、增加發債等更多財政措施出臺。
同時,高盛也看到,鑒于中國仍有政策放松的空間,經濟增速的放緩看上去仍屬可控。
歐元區:增速“超標” 歐洲央行年底加息
第三季度,歐元區數據令人失望,第三季度實際GDP低于預期,PMI也進一步下滑。
高盛相信,歐元區潛在經濟增速已經從年初的3%左右放緩至如今的略低于2%。2019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將達到1.6%,但歐洲經濟面臨一系列風險,最終結果或將比預期更為糟糕。
高盛預計,鑒于意大利的預算危機仍未解決,該國經濟可能在明年年初陷入衰退(東方銅牛網注:今年第三季度,意大利經濟增長意外陷入停滯,讀數為0%)。
不過,除非金融危機自此地開始急劇蔓延,高盛仍舊認為意大利的經濟溢出效應在可控范圍內。
英國脫歐方面,高盛堅信在2019年3月之前,相關協議肯定能獲得議會批準,英國將隨之步入脫歐后的過渡期。
美國汽車關稅威脅仍舊令歐洲前景蒙塵,但高盛認為,美國政府的貿易限制重點并不在這里。
盡管風險猶存,歐洲經濟仍存在一些積極因素:就業增長穩定、工資增長顯著加速,家庭收入強勁增長;在歐洲央行寬松政策的幫助下,信貸仍對經濟增長起到支撐作用;財政政策或將在明年變得更具擴張性。
由此,高盛認為歐元區明年增速能夠達到1.6%,超過1%的潛在增速。在短期內,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將繼續對核心通脹構成壓力,但失業率下降疊加工資增長加速表明,通脹終將回升至歐洲央行的目標水平。
高盛預計,盡管歐洲央行將在年底結束購債,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很有可能繼續對到期資產進行再投資。2019年底,歐洲央行或將首次上調存款利率。
日本:挑戰來自消費稅上調 央行按兵不動
在高盛看來,日本今年經濟增長總體保持良好,三季度GDP收縮或是一系列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影響,四季度增長預計出現反彈。
但高盛認為,2019年對于日本經濟而言將是一個挑戰,其主因在于,日本擬在明年十月上調的消費稅預計將在明年四季度對經濟增長構成巨大壓力。
高盛指出,日本政府可能會試圖通過增加支出來回收部分額外收入,以便緩沖消費稅上調所帶來的影響。但高盛仍預計,日本GDP增速將出現下滑,周邊季度的支出變動還將加劇這種趨勢。
高盛表示,消費稅上調對日本貨幣政策有重要影響。由于基本通脹指標仍遠低于日本央行2%的目標,高盛因此認為,日本央行將希望把通脹故態復萌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制定者越來越多地討論了寬松政策立場可能帶來的金融脆弱性。
但我們覺得,官員們認為這些負面影響不足以在短期內帶來加息,因此我們繼續相信,日本央行在增稅后仍將按兵不動。
距離衰退還有多遠?
在高盛的預測中,無論是在2019年還是之后更遠的未來,全球經濟衰退都沒有到來。
具體來看,2019年,衰退的風險看起來很低。增長勢頭依舊強勁,金融狀況普遍寬松,(除中國外)債務增長仍較為疲弱,通脹溫和,產出尚未明顯超過潛在水平。
不過高盛也指出,特別是對于產出已經超過潛在水平的地區而言,將來的衰退將會是重大風險。這也就意味著,特別是失業率已經大幅下降的國家(如美國),必須盡快把失業率穩定下來,以抑制未來進一步衰退的風險。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編輯,轉賬 高盛2019年經濟形勢預測:風險上升 但衰退還沒有來 請注明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