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股市的影響
admin
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蘇和繁榮4個階段。一般來說,在經濟衰退時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到危機時期,股價跌至最低點;而經濟復蘇開始時,股價又會逐步上升;到繁榮時,股價則上漲至最高點。
這種變動的具體原因是,當經濟開始衰退之后,企業的產品滯銷,利潤相應減少,促使企業減少產量,從而導致股息、紅利也隨之不斷減少,持股的股東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紛紛拋售,使股票價格下跌。當經濟衰退已經達到經濟危機時,整個經濟生活處于癱瘓狀況,大量的企業倒閉,股票持有者由于對形勢持悲觀態度而紛紛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使整個股市價格大跌,市場處于蕭條和混亂之中。經濟周期經過最低谷之后又出現緩慢復蘇的勢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商品開始有一定的銷售量,企業又能開始給股東分發一些股息、紅利,股東慢慢覺得持股有利可圖,于是紛紛購買,使股價緩緩回升。當經濟由復蘇達到繁榮階段時,企業的商品生產能力與產量大增,商品銷售狀況良好,企業開始大量盈利,股息、紅利相應增多,股票價格上漲至最高點。
經濟周期影響股價變動,但兩者的變動周期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況是,不管在經濟周期的哪一階段,股價變動總是比實際的經濟周期變動要領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價已開始下跌;而在復蘇之前,股價已經回升;經濟周期未步入高峰階段時,股價已經見頂;經濟仍處于衰退期間,股市已開始從谷底回升。這是因為股市股價的漲落包含著股民對經濟走勢變動的預期和股民的心理反應等因素。
美國的金融體系,常常被視作經典范式,但是從2007年開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強大金融風暴逐漸轉變為金融危機。作為我國重要貿易伙伴的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這些國家的市場需求大大減少,影響了我國對外出口,也就影響到了我國的經濟。圖6-12所示是2007~2008年中國股市大盤指數(上證指數)的走勢圖。
圖6-12 2007~2008年上證指數(999999)K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