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貨是什么?鄭州商品交易所有一個PTA期貨品種,很多人都不明白PTA期貨是什么東西?PTA是一種化工原材料,多用于紡織織造染料。
PTA是精對苯二甲酸的英文縮寫,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產聚酯纖維(滌綸)、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廣泛用于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而PTA期貨即是以苯二甲酸作為標的物的引交易品種,是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期貨合約。PTA期貨上市后,聚酯企業規避風險的能量與途徑都增加了。
PTA期貨
精對苯二甲酸PTA期貨合約
交易品種 精對苯二甲酸(PTA)
交易單位 5噸/手
報價單位 元(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 2元/噸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5%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6%
合約交割月份 1-12月
交易時間 夜盤:21:00~23:30
白盤:每周一至周五9:00~10:15,10:30~11:30,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2個交易日
交割品級 符合工業用精對苯二甲酸SH/T1612.1-2005質量標準的優等品PTA,
詳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
交割地點 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TA
上市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
PTA基本資料:
PTA產業鏈分布
PTA的應用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簡稱聚酯),其它部分是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產品的原料。
PTA生產工藝過程可分氧化單元和加氫精制單元兩部分。原料PX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成粗對苯二甲酸,再依次經結晶,過濾,干燥為粗品;粗對苯二甲酸經加氫脫除雜質,再經結晶,離心分離,干燥為PTA成品。
中國PTA的生產工藝設備全是進口,不同廠家產品,不管是國企、民企,還是進口,質量都非常一致。2005年國家發改委發文,把1995年企業標準從國家的高度又做了推薦。
PTA的生產工藝采用PX和醋酸反應生成,其反應式為:
C8H10+ 醋酸 C8H6O4
(PX) (PTA)
根據等摩爾比定律,可以計算出PTA生產中PX的理論消耗:
PX理論消耗/PX分子量(106)=1噸PTA/ PTA分子量(166)
即:PX理論消耗=106/166==0.639 ,PX實際消耗多在0.65-0.66左右,中國一8萬噸裝置的消耗為0.66,50萬噸和22.5萬噸PTA裝置對PX消耗要較8萬噸裝置低一些,韓國、臺灣等PTA廠對PX的消耗估計與中國50萬噸和22.5萬噸PTA裝置對PX消耗差不多,因此平均消耗估計在0.655。
PTA的原料成本=0.655×PX價
PTA單位直接加工費
據PTA項目工程人員提供,53萬噸的裝置直接加工成本較原來的25萬噸甚至以下規模的PTA裝置要低得多,同樣的53萬噸裝置在國外的單位一線直接加工成本大約45美元/噸(如杜邦生產裝置),折合人民幣375元/噸。
PTA單位包裝成本
一般PTA包裝一般有三種:一種是1噸包裝,一種是1.05噸包裝,還有一種是1.1噸包裝。一個包裝袋的成本一般在45-50元,若按1噸包裝,
每個包裝袋按53元/噸計,即PTA的包裝成本在45元/噸。
單位人工成本
中國90萬噸PTA項目一般的用工編制近300人,當前一套50萬噸裝置車間用一線工人編制僅須70-80人,考慮到管理、財務、供銷、儲運及其它后勤人員,估計一配套53萬噸的PTA裝置總用工150人盡夠,預計工資勞保福利總額1100萬元,即人均約20元/噸。
單位財務費
約145元/噸
單位折舊
53萬噸PTA的投資大約須18億元(若70%貸款,30%自有資金),大約流流動資金須3億元左右(考慮2個月的原料儲備按650美元計PX價,其采用開證方式,開證保證金須30%,其2個月須付保證金1.2億,另考慮PTA儲備1.5萬噸的儲備須近1億元的資金)長期投資按年利率近5%計(因美元貸款利率低),年利息0.78億元,單位平均145元/噸。折舊按10%年均計提測算,殘值也按10%計,即18億元投資的總折舊為1.62億元,即單位產品折舊為305元/噸。
PTA單位產品運費
PTA項目選址一般選在離聚酯生產企業相對集中地區較近,且有附近最好有深水港,如寧波或乍浦,這樣成品出運和原料輸入均方便且費用相對較低。若在寧波或乍浦投資PTA項目,因其離聚酯較集中的蕭紹、嘉興、盛澤地區近,這樣產品運費平均在50元/噸左右。
其他
7、單位產品維修、管理費用估計在60元/噸
8、PTA生產的稅前總成本:0.655×PX價+1000
9、53萬噸新建PTA項目的成本與國外成本及中國中小PTA裝置成本比較
國外PTA輸入中國的平均成本約在:0.655×PX價+130美元/噸左右。
PTA工廠生產一噸PTA的直接加工費用國外一般在45美元/噸,一般情況下國外投資一53萬年的PTA工廠,總投資約2.5億美元,按10年折舊,其單位產品的折舊約為43美元/噸,財務費用若按負債率60%、美元年利率平均按4%計算,則單位產品的財務費用約為11美元/噸,但國外PTA輸入中國的運雜費多在20-50美元/噸,平均在30美元/噸左右,因此國外PTA的生產成本多在0.655×PX價+130美元/噸左右,合稅成本多在0.655×PX含稅價+1350元/噸左右。
中國PTA中小規模裝置的平均成本約在:0.655×PX價+1200元/噸左右。
中國加工成本(含輔料成本、公用工程、財務費用及折舊)一般在1200元/噸(金山和濟南均是1200元/噸)左右,若不計入折舊PTA的加工成本約在800-840元/噸(中國8-10萬噸PTA產能年折舊2900萬元),年產25萬噸的PTA生產線不計折舊、財務費用、管理費用。
因此,當前新建53萬噸PTA項目較中國中小規模的PTA裝置及比國外輸入更有成本競爭優勢。
PTA期貨價格影響因素:
(一)供給方面
由于我國聚脂產業高速發展,國內PTA的產量遠無法滿足其需要。缺口靠進口彌補。2005年,國內產量589萬噸,消費量為1214萬噸,其中進口量為649萬噸。進口依存度為56%。
為了滿足國內市場對PTA的消費需求,近兩年PTA產能新建擴建的項目不少。隨著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國內PTA產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但相對消費需求增長而言仍然會存在一些缺口。與聚酯生產線一年即可投產相比,PTA項目投產至少需要一年半到兩年以上的周期。預計至2007年年底,中國的PTA產能會達到1200萬噸/年左右。但可以肯定,隨著國產PTA的供應能力的增長,對進口的依存度將逐步降低。
PTA為連續生產、連續消費。而生產和消費可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節。同時PTA現貨交易中以直銷為主,上下游產銷關系相對穩定,產銷率較高。因此,生產廠家庫存很少。PTA的價值高,資金占用多。下游聚脂廠家一般也只是保存10多天的消費量。庫存量較大的一般為貿易商及現貨投機商。
PTA期貨基本面
(二)需求方面
1、聚酯增長決定直接需求
PTA主要用于生產聚酯。生產1噸PET需要0.85-0.86噸的PTA。聚酯產業發展狀況決定PTA的消費需求。1995年全球聚酯總產能約為1900萬噸/年,而當時中國的聚酯產能約190 萬噸/年,占全球總產能的10%;2005年,全球產能接近5500萬噸/ 年,中國的聚酯產能則達到2163萬噸/年,約占全球總產能的40%,中國聚酯產能的年均增長率達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2005年我國聚酯產能達1960萬噸,按消耗系數0.865和開工率70%計算,可消耗PTA 1200萬噸/年,這與PTA的實際表觀消費量也基本一致。據預測,2007年以后,中國聚酯產能將進入一個緩慢增長的周期,增長率將維持在5%左右。
2、紡織增長決定終端需求
聚脂產品中滌綸對PTA的需求量最大,決定著PTA消費情況。2005年化纖產量占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2690萬噸的61%,而化纖中滌綸占總量的近80%。滌綸是紡織行業的主要原料。這就是說,紡織行業的景氣程度、發展情況直接影響滌綸市場消費,進而決定對PTA的需求。
全球GDP與全球纖維總消費量之間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強勢的經濟增長帶動了終端產品-服裝的需求,會為紡織工業提供更大發展動力。紡織工業發展推動聚酯需求增長,最終影響市場對PTA的需求量。根據WTO公布的統計資料,2000年-2004年,全球經濟以年均3.9%的速度平穩增長,同期紡織品服裝貿易額年均增長率達6.5%。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05年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4.3%左右。預計未來5年全球纖維消費和紡織品服裝貿易仍以6.5%的速度增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從國內來看,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增長。中國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國生產的紡織品和服裝總量的70%以上。這表明,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潛力在內需上,而且內需增長較快。這是包括化纖業在內的紡織行業持續發展的最大動力。同時,紡織品是中國最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大宗出口產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除了內需因素外,國內紡織行業發展還受國際市場貿易摩擦、匯率變化的影響。
2005年,中國人均纖維消費量從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0.7公斤。其中人均滌綸纖維的增長速度高于棉花和其他纖維品種。在未來的三、四年間,預計中國化纖工業還將保持10%以上的較高增長速度,但增速將逐步回落。據估計,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到10%以下,到2010年,化纖產能、產量的增速將分別回落至7%和5%的水平;2010-2020年,平均增速會繼續下降到4%和3%。
三‘石油價格
PTA的源頭為石油。在 2004-2005年全球PTA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的情況下,PTA價格卻出現大漲。其中原因在于成本推動。特別是2004年以來,世界石油價格一路上漲。在高油價下,作為中間產品的化工市場與原油價格密切相關,同聲漲落。PTA所處的聚脂與化纖行業也不例外。石油上漲帶來成本向下游的轉移,直接造成PX的成本增加,從而影響PTA的生產成本。數據分析也表明,PTA與上游的石油、PX二者之間存在較高的價格相關性。2001年至今,PTA與原油價格的相關性平均0.78, 2006年上半年為0.76。因此,投資者參與PTA期貨,應關注石油價格。
PTA期貨行情
(四)原料價格
PX是生產PTA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料,全球范圍內超過90%的PX是用來生產PTA的,可見PTA和PX之間關系的密切程度。現貨市場中,PTA的成本價參考公式就是以PX為基礎的:PTA成本價=0.655×PX價+1200。其中0.655×PX價格為原料成本,1200元為各種生產費用。
PTA與PX之間存在較高的價格相關性。2001年至今,PTA與PX的價格相關性平均為0.91,2006年上半年0.94。PTA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料PX,尤其在PTA價格與成本相當接近甚至倒掛時,原料價格作用力非常明顯。
最近5年,國內PX的消費量平均增長率為20.5%。2005年國內PTA共消費PX378萬噸,國內產量僅223萬噸,自給率為59%。相對于PTA產能的急劇擴大,PX的擴能相對滯后。同時,未來PX的發展將受到資源不足、石腦油缺口加大及汽油對石腦油需求增長等因素的影響。因此,PX對PTA發展的制約作用明顯。隨著國內新的PTA裝置建成投產,我國進口PTA的量將逐月降低,但是進口PX的量將逐月增加。 PTA與PX價格相關性圖
2000-2005年世界PX生產能力年均增長率為4.4%。2005年的全球生產能力為2590萬噸/年,需求量約為2380萬噸。亞洲、北美是全球主要的PX產需地區,其中亞洲的生產能力為全球的60%,需求為全球的68%。颶風等災害天氣對PX的生產影響較大。如美國的熱帶颶風克里來臨,將對美國及墨西哥的石油生產產生影響,由于眾多的精煉廠分布于此地。2005年在卡塔麗娜颶風時,精煉廠也遭受到破壞性打擊。出現上述因素,會導致PX行情上漲。
(五)棉花市場價格走勢
PTA的下游產品是滌綸,與棉花同為紡織品的原料。二者是一種替代關系。二者價格關系會影響各自在紡織配料中的用量,從而影響對PTA的需求。近兩年來,棉花價格的低位運行狀況,就抑制了化纖產品價格上漲的可能。從表6.6 可以發現棉花對化纖的替代作用。2004年純棉布生產增速21.5%,略低于純化纖布的22.8%,混紡交織布為12.23%,到2005年,純棉布生產增速繼續提高到24.01%,而純化纖布則迅速下降到12.22%,僅為純棉布的一半,混紡交織布也下降到9.34%。2006年一季度這一趨勢更為明顯,純棉布生產增速雖也在下降,但仍為20.14%,大大高于純化纖布的8.75%和混紡布的9.43%;二季度,純棉布增速繼續回落,而純化纖布和混紡布增速繼續提高,三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分別為17.13%、14.66%和11.78%。
棉布、化纖布及混紡布產量增速對比表
純棉布 純化纖布 混紡交織布
2004年生產增速 21.21% 22.8% 12.23%
2005年生產增速 24.01% 12.22% 9.34%
2006年1-6月生產增速 17.13% 14.66% 11.78%
(六) 國內外裝置檢修情況
PTA生產裝置每年需要檢修一次。PTA生產企業會選擇淡季或市場行情不好的月份安排進行裝置檢修,以降低市場風險,從而會對市場供應造成影響。
04、05 PTA月度生產量對比
(七) 人民幣的匯率變化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人民幣升值降低紡織品的出口競爭力,而紡織品市場形勢反過來也將直接影響到化纖產業及上游PTA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按美金計價的進口PX價格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可能促使相應的報價上升。事實上,在中國于2005年7月21日實行匯改后,海外貿易商迅速做出了反應,上調了報價。投資者應關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于行業的各種影響。
(八) 關稅政策
加入世貿以前,PTA進口有嚴格的進口壁壘。一是配額,二是高關稅。加入WTO后,聚酯產品包括PTA的進口配額全部取消。PTA的進口關稅將逐年降低,2002年中國PTA的關稅為12.8%,按照關稅減讓日程2003年1月1日起降為11.8%。2005年聚酯鏈產品:對位二甲苯(PX)、精對苯二酸(PTA)和聚乙烯對苯二酸酯(PET)的進口關稅下調了0.5%-1%。 PTA的進口稅在2004年稅率的基礎上削減了0.5%,降到6.5%,PET和PX的進口稅率削減了1%,分別降到9.7%和2%。這可能使這三種產品的進口價格削減5-10美元/噸。由于下游化纖行業面臨嚴重的原料短缺問題,繼續實行高關稅政策有可能會讓國內聚酯企業受制于原料供應的不足,抑制國內聚酯工業良好的發展勢頭,進而影響化纖行業的發展。因此,中國化纖協會建議國家采取切實可行、成效顯著的辦法,調整進口關稅,堅持當前公開暫定稅率的政策并適度擴大范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內原料與纖維關稅倒掛的問題。因此,我國有可能會加大降低關稅的步伐。
關稅降低會帶來PTA進口壓力的增加,影響PTA價格走勢。實際上并非當然,進口PTA的價格一直是根據國內市場價格減去國內企業的進口成本來定位的,關稅的降低也極可能使國外出口商相應提高對中國市場的報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降低關稅對國內PTA市場的影響。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 PTA期貨基本面資料-期貨入門 請注明文章地址。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東方銅牛網提醒交易者進行專業的交易知識學習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