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支付率知識介紹 每股股利支付率計算介紹
admin
股利支付率又稱股利發放率,派息率,它是反映普通股每股股利與每股凈益之間比例關系的比率,表明凈收益中股利發放的程度。借助于該指標,投資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
股利支付率的計算公式為: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凈收益×100%
股利支付率是股東非常關心的一個指標。每股股利相同而股利支付率不同的公司,派息基礎可能是大不相同的。股利支付率低的公司可能在利潤充裕的情況下分紅,而股利支付率高的公司可能在利潤拮據的情況下分紅。顯然,它們的發展前景可能大相徑庭。從投資者角度來看,某些投資者,特別是短期投資者,傾向于高額股利發放率,期望在短期內獲得實惠;而長期投資者則希望公司少發股利,保留在股東權益內,以擴大再生產。這樣,企業實力增強,競爭能力提高,股票市價穩步上升,從長遠來看,對他們有利。
絕不能簡單地認為股利支付率越高越好。有的公司雖然股利支付率低一些,但其盈利水平卻很高,目前少發股利的目的是為了將大量利潤用于再投資。這意味著公司尚有增加股利派發的潛力,股票也有升值的機會。相反,有的公司內部缺乏再投資的條件,雖有較高的股利支付率,但公司的發展后勁不足。當然,最理想的公司是每股股息額很高,而股利支付率卻很低。同樣,股利支付率也與行業特點有關。收入較為穩定的行業和處于穩定發展階段的行業,其股 利支付率往往較高;而新興行業,具有成長性的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卻很低。
股利支付率是股利政策的核心。確定股利支付率,首先要弄清公司在滿足未來發展所需的資本支出需求和營運資本需求,有多少現金可用于發放股利,然后考察公司所能獲得的投資項目的效益如何。如果現金充裕,投資項目的效益又很好,則應少發或不發股利;如果現金充裕但投資項目效益較差,則應多發股利。
例:某公司2006年初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2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12元),優先股40萬股(每股面值2元、按面值10%支付股利,每半年支付一次股利,按一年股利的1/2支付)。2006年7月1日將優先股按1:2的比例全部轉換為普通股。10月15日購回股票24萬股。本年末宣告普通股現金股利1382.4萬元,本年稅后凈利為1386.9萬元。
則
每股收益=(1386.9-40×2×10%÷2)÷(200+40×2×5÷12-24×2÷12)=6.03(元)
每股股利=1382.4÷(200+80-24)=1382.4÷256=5.4(元)
股利支付率=1382.4÷(1386.9-40×2×10%÷2)=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