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成交量的底部買入
admin
股價:高位——下跌——盤整——波動幅度減小——微升——劇升
成交量:巨量——遞減——企穩(wěn)——極度萎縮——遞增——劇增
成交量的變化如同圓弧形一般,這就是圓弧底。在成交量的圓弧底出現(xiàn)之后,表示股價將反轉(zhuǎn)回升了。而其回升的漲幅及強弱態(tài)勢決定于圓弧底出現(xiàn)之后成交量放大的幅度,放大的數(shù)量越大,則漲升能力越強。
底部區(qū)域之所以會出現(xiàn)價穩(wěn)量縮的現(xiàn)象,是因為成交量的萎縮表示浮動籌碼大幅縮減,籌碼安定性高,殺跌力量衰竭。此后再出現(xiàn)成交量遞增,就表示有人吃貨了,因為如果沒有人進貨,何來出貨呢?所以此時籌碼的供需力量已經(jīng)改變,已蘊藏著上攻行情。成交量見底的股票要特別加以注意。當一只股票的跌幅逐漸縮小,跳空下跌缺口出現(xiàn)時,通常成交量會極度萎縮,之后量增價揚,此時就是股價見底反彈的時機。
但是,隨著成交量的見底,人們的情緒也往往見底了,賺錢的人逐漸退出,新入場的人一個個被套,因此入場意愿也在不斷減弱。如果當人們買股票的欲望降到最低的時候,而股價卻不再下跌,那只說明人們拋售股票的意愿也處于最低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往往就是筑底階段的特征。問題是,既然成交量已萎縮至極,說明參與者是很少的,這就證明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真正抄到底部。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股價長期盤整卻再也掉不下去的時候,有一部分人開始感覺到這是底部,于是試探性地進貨,這會造成成交量少許放大。由于拋壓很小,只需少量買盤就可以令股價上漲,這就是圓弧底右半部分形成的原因。如果股價在這些試探性買盤的推動下果然開始上揚,那必然會引起更多的人入市,結(jié)果成交量進一步放大,而股價也隨著成交量開始上揚。這種現(xiàn)象猶如雪崩,是一種連續(xù)反應(yīng)。只要股價輕微上漲就能引發(fā)更多的人入市,這樣的市場就具有上漲的潛力,如果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成交量極度萎縮之后,那么就充分證明股價正在筑底。
底部的筑就往往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在成交量的底部買入的人肯定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但他不一定有耐心。一個能讓投資者掙大錢的股票的底部起碼應(yīng)持續(xù)半個月以上,最好是幾個月。但沒有幾個人有耐心看著自己買入的股票幾個月內(nèi)紋絲不動。如果投資者能有這樣的耐心,那么應(yīng)該恭喜他,這說明他具備炒股賺錢的第一個基本條件。還有一些相對保守的投資者,他們不愿意在底部等待太久,他們希望看清形勢之后再做出決策,圓弧底的右半部分是他們?nèi)胧械臋C會,尤其是當成交量隨著股價的上升而急速放大時,他們認為升勢已定,于是紛紛追入。正是由于這一類投資者的存在,且人數(shù)眾多,才形成突破之后激升的局面。
在市勢明朗之后才買入的人也許能夠賺錢,但是:第一,他們賺不到大錢,他們只是抓住了行情的中間的一段;第二,他們面臨的風(fēng)險實際上比較大,因為他們買入的價格比底部價格高出了許多,當他們買進的時候,底部買進的投資者已經(jīng)隨時可以獲利離場。相比之下,建議大家做有耐心的投資者,在成交量底部買入。事實上這種做法才是真正的保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