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頂部和底部特征—各種底部和頂部的形態
通過研究股票以往走勢中在底部和頂部出現過的形態,當未來的行情中,類似的形態再次出現的時候,你就能夠判斷,股價接下來會怎么走,正如當你看見天空烏云密布的時候,就知道暴風雨就要來了。
當股票完成了在底部的建倉,或者在頂部的派發之后,會出現一個行情的起爆點。如果你可以在這個起爆點進行買入或賣出,錢就會賺得非?臁
我們還要研究成交量,空間與價格的波動,和上一波行情所用的時間段,這也是最重要的時間段。類似的波動會在每年的同一個月份重復出現。在下文的關于“成交量”的那一章,會給出更多的相關法則和信息。
接下來,要研究的不同底部形態包括:尖底、雙底、三重底、平底和不斷抬高的底部等。
“V”形底或尖底
這個形態可以是一波很急的快速下跌之后,跟著有一波快速上漲行情的情況下形成的,或者甚至可以是在股價緩慢下跌之后,從底部出現一波快速反彈,在股價上漲到(比上一個高點)更高的價位前,都沒有過一個次級回調,這也是一種尖底。
例如,1910年7月26日,道瓊斯20種鐵路股平均指數急速下跌到105¾點,隨后,又快速反彈到114¾點,指數在上漲9個點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過一次回調,接下來,指數也沒有回到上一個底部的價位,去構筑雙底。
“U”形底或平底
這個“U”形底是在股價窄幅震蕩了3到10周,或者更長時間,并在同一價位附近多次見到底部之后,當股價突破了“U”形的頂部點位時,一個“U”形底或平底就形成了,這是一個起爆點,也是一個安全的買點。
例如,1898年3月12到4月30日,道瓊斯20種鐵路股平均指數在56~60點之間震蕩整理,在此期間,指數共有4次觸及到底部點位。這就是一個平底,當指數突破了60點時,就表明后市還可看高一線。
“W”形底或雙底
當股票出現下跌,并見底之后,接下來,有一波2~3周,或者更長時間的反彈;隨后,再次出現下跌,并在與上一個底部相同的價位附近第二次見底,接著,再有一波上漲,并突破了上一次反彈的頂部價位,這樣就形成了“W”形底或者雙底。當股價突破了“W”形中間的頂部價位,買入就是安全的,這里也是一個起爆點。
例如,1899年12月23日,指數的低點為72½點。1900年6月23日,指數的低點是73點。
“WV”形底或者三重底
三重底是指在雙底形成之后,股價在更高的價位見到第3個底部,或者也可以是在同一價位附近形成的3個底部。當一個“W”形底和一個 “V”形底已經形成,股價突破了“W”形的第2個頂部價位,買入就是安全的。
例如,1899年12月23日,平均指數的第1個底部在72½點;
1900年6月23日,指數的第2個底部為73點;
1900年9月29日,指數的第3個底部是73¼點。
在平均指數上漲到78點的上方之后,在73點附近形成了一個“WV”形底,而之前的高點78點就成為后市上漲行情的起爆點,接下來,平均指數有一波猛漲,在28周內一共上漲了44個點。
“WW”形底或四重底
從這個形態中,可以看出第1個、第2個、第3個和第4個底。起爆點就是最安全的買點,或者說,當股價突破了第2個“W”形的高點價位,就是最安全的買點。
例如,從1903年8月8日的低點90¾點,反彈到1903年8月22日的高點98¾點;
從1903年10月17日的低點89 點,反彈到1904年1月23日的高點99 點;
從1904年3月19日低點91¼點,反彈到1904年4月16日的高點97¾點;
1904年5月21日,指數的低點為93½點。
當平均指數突破了第2個“W”的頂部點位97¾點之后,接下來又突破了第1個“W”的頂部99 點。這里就是行情的起爆點,隨后股價一路上漲了27個點,再也沒有回調到99點。
頂部形態
你應該研究的頂部形態包括:尖頂、平頂、雙頂、三重頂和不斷下移的頂部等。
單個的“A”形頂或尖頂
平均指數或個股在經過一波長時間的上漲之后,或者是在一輪牛市行情的尾聲,經常會構筑一個單個的尖頂,比如,股價會連著上漲17~26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而在上漲的過程中,只會有一些持續10天到2周不等的小幅回調,接下來,股價會直線迅速下跌。在下跌后出現的反彈,或者說是次級反彈的高點價位賣出是安全的,而更安全的賣點是在股價跌破了第一波急跌的底部價位,或者說是“A”形的右半邊低點價位的時候。
例如,道瓊斯20種鐵路股平均指數從1902年5月24日到9月13日,用了16周的時間,把指數從117½點,上漲到了129¼點。隨后,指數急速下跌至10月18日,期間的反彈也是到123¼點就上不去了。當指數跌破了118¼點時,就是市場轉弱的信號,表明熊市行情還將延續。
“∩”形頂或平頂
當股價在同一價位附近形成多個頂部,而回調后的底部也接近同一價位,也就是說,股價在高位形成了窄幅盤整的走勢,這個形態就是“∩”形頂或平頂。當股價跌破了之前好幾周的底部價位時,這里就可以安全地賣空了。
例如,1911年5月13日到7月29日,鐵路股的平均指數在一個只有2½個點的區間內盤整了八周,形成了一個平頂。當平均指數跌破了121點,它也就是處在了這個盤整區間的下方,這里是一個安全的賣空點位。
“M”形頂或雙頂
在一波可觀的上漲之后,當股票或者平均指數見到了頂部;隨后,有一波3到7周,或更長時間的回調,接下來,再次出現反彈,并在與上一個頂部相同的價位附近見底,這樣就形成“M”形頂或者雙頂。接著,當股價或指數又出現下跌,并跌破了上一次回調的低點價位,這里就是一個安全的做空價位。
例如,1906年9月15日,指數的高點是137¾點。11月17日,指數的低點為131½點。12月15日,指數的高點又到了137½點,接下來,指數出現了一波快速下跌,并跌破了低點131½點,一輪熊市行情隨之展開。
“MA”形頂或三重頂
當股票或平均指數在同一價位附近見到了3個頂部,或者第2個和第3個頂部比第1個頂部略低,三重頂就形成了。如果形成三重頂之前,股價或指數經過了一波長時間的上漲行情,那么三重頂就是會出現大幅下跌的信號。三個頂部之間的間距越長,這個信號的看跌作用就越強。當股價或指數跌破了上一個底部的價位,或者說是“M”形的底部價位時,在這里做空是安全的,而更安全的賣點是股價或指數跌破了“A”形的底部價位的時候,這里是一個行情的爆發點。
例如,第1個頂部:1906年1月19日,指數的高點是138 點,這里處在牛市的尾聲,1906年5月5日,指數急速下跌到120¼點。
第2個頂部:1906年9月22日,指數的高點在137¼點,比1906年1月的頂部價位略低,1906年11月,指數出現了6個點的回調。
第3個頂部:1906年12月15日,指數的高點為137½點,又一次在同一價位附近見頂,這是后市會大幅下跌的信號。隨后,1907年出現了恐慌性行情,平均指數在11個月里跌去了57個點。
“MM”形頂或四重頂
當股票或平均指數在同一價位附近見到4個頂部,就形成了四重頂,后面的頂部比前面的頂部稍微低一些也可以算。當股價或指數跌破了第2個“M”形的底部價位,或者是最后一次回調的低點價位時,就是最安全的賣空價位。
從這個形態中,可以看出第1個、第2個、第3個和第4個底。起爆點就是最安全的買點,或者說當股價突破了第2個“W”形的高點價位,就是最安全的買點。
例如,第1個頂部:1911年7月22日,指數的高點是124點。
第2個頂部:1912年8月17日,高點又出現在124點,1912年9月14日,指數回調到了120½點。
第3個頂部:1912年10月5日,指數的高點為124 點,1912年11月2日,指數回調到了119 點。
第4個頂部:1912年11月9日,最后一次反彈的高點是122¾點。
當平均指數跌破了最后一次回調的低點119 點,一波大跌行情隨之展開,而119 點就成了行情的起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