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理論中的三重頂反轉(zhuǎn)形態(tài)實戰(zhàn)
admin
三重頂又稱為三尊頭。它是以三個相約之高位而形成的轉(zhuǎn)勢圖表形態(tài),通常出現(xiàn)在上升市況中。典型三重頂,通常出現(xiàn)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nèi)及穿破支持線而形成。另一種確認三重頂訊號,可從整體的成交量中找到。當(dāng)圖形形成過程中,成交量隨即減少,直至價格再次上升到第三個高位時,成交量便開始增加,形成一個確認三重頂訊號。
三重頂?shù)仔螒B(tài)是頭肩形態(tài)的一種小小的變體,它是由三個一樣高或一樣低的頂或底組成。另外,三重頂?shù)椎念i線和頂?shù)拙是水平的,這就使得三重頂?shù)拙哂芯匦蔚奶卣鳌1绕痤^肩形來說,三重頂?shù)赘菀籽葑兂沙掷m(xù)形態(tài),而不是反轉(zhuǎn)形態(tài)。另外,如果三重頂?shù)资侨齻頂(或底)的高度依次從左到右是下降(上升)的,則三重頂?shù)拙脱葑兂闪酥苯侨切涡螒B(tài)。這些都是我們在應(yīng)用三重頂?shù)讜r應(yīng)該注意的地方。
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辨認三重頂形態(tài),現(xiàn)將其形態(tài)特征總結(jié)如下:
(1)三重頂之頂峰與頂峰的間隔距離與時間不必相等,同時三重頂之底部不一定要在相同的價格形成。
(2)三個頂點價格不必相等,大至相差3%以內(nèi)就可以了。
(3)三重頂?shù)牡谌齻頂,成交量非常小時,即顯示出下跌的征兆。
(4)從理論上講,三重頂最小漲幅或跌幅,頂部愈寬,力量愈強。
(5)三重頂?shù)娜齻頭部之中,有時也會形成圓形頂?shù)男蛻B(tài)。
在三重頂?shù)囊刂校铌P(guān)鍵的是最低點的形成,投資者通常以它作為主要支持線,當(dāng)價格出現(xiàn)雙頂后回落至接近頸線(支持位),然后再次反彈至原先雙頂?shù)奈恢茫⒃庥鲎枇蠡芈洹H魞r格跌破頸線,便會大幅滑落,三重頂圖形已被確認。
在這里要提醒投資者注意兩個問題:
(1)三重頂(底)形態(tài)結(jié)合MACD和均線一起運用,更能提高實戰(zhàn)中投資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2)它可以在頂部或底部的震蕩中做些短線,入、出場時機可參考支撐與阻力,即震蕩區(qū)間中的明顯高位或低位。
三重頂完成后,股價未跌破頸線前,并不適于做賣出委托,因為反轉(zhuǎn)時間尚未成熟,主力與做手尚未拋出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股票或尚未買足預(yù)定之?dāng)?shù)量前,仍欲使股價繼續(xù)整理,直到三重頂完成后,方才進行反轉(zhuǎn),突破頸線下跌。此時便是賣出時機。
例:榮華實業(yè)(600311),2007年5月26日到第一個高點12.38,是莊家拉升,散戶拋貨,莊家吸了籌碼,但沒有吸夠,于是拋出一根無量的-20%墓碑線再吸籌碼。6.12馬上又出來第2個高點12.28,但散戶沒有跟進,莊家沒有機會出貨,莊家順勢打壓,但7月9日11.39,第三個高點出來,一個三重頂形態(tài)逐漸形成了。隨后莊家高位橫盤出貨成功,股價就一路下跌到6.10。
“三重頂”形成后,持有多頭部位的投資者,大多會在此平倉。與此同時,也有人會在“三重頂”出現(xiàn)時做空兩股空頭力量匯集在一起,價格就會向下跌落,所以第三個頂部出現(xiàn)后,第四個頂部是很少見到的,持有多頭部位的投資者,應(yīng)在第三個頂部出現(xiàn)時平倉,平倉后,還可以反手做空。
技術(shù)分析
一、概念:
突破信號、死貓反彈、道氏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趨勢
二、圖表:
K線、卡吉圖、線形圖、美國線、點數(shù)圖
三、技術(shù):
1、圖表形態(tài):
擴散型頂部、杯柄形態(tài)、雙重頂/雙重底形態(tài)、旗形和三角旗、缺口、頭肩頂頭肩底、島型反轉(zhuǎn)、價格通道、三角形態(tài)、三重頂/三重底形態(tài)、楔形形態(tài)
2、K線圖形態(tài):
2.1基礎(chǔ):
十字線、錘子線、上吊線、倒錘線、光頭光腳、流星、紡錘線
2.2進階:
Hikkake形態(tài)、啟明星、三只烏鴉、白色三兵
四、技術(shù)指標
1、支撐和阻擋:
底部、斐波那契回調(diào)、轉(zhuǎn)折點(PP)、頂部
2、市場趨勢:
平均趨向指數(shù)(A.D.X.)、順勢指標(CCI)、非趨勢價格指標(DPO)、應(yīng)用確定指標(KST)、一目均衡表、指數(shù)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質(zhì)量指數(shù)、移動平均線(MA)、拋物線指標(SAR)、聰明錢指數(shù)(SMI)、趨勢線、三重指數(shù)平滑移動平均線、Vortex指標 (VI)
3、動量:
現(xiàn)金流指數(shù)(MFI)、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真實強弱指數(shù)(TSI)、終極指標、威廉指標(%R)
4、交易量:
累積/派發(fā)線、簡易波動指標(EMV)、強力指數(shù)(FI)、負交易量指數(shù)(NVI)、能量潮(OBV)、賣權(quán)-買權(quán)比率(PCR)、量價曲線 (VPT)
5、波動性:
真實波動幅度均值(ATR)、布林帶(BB)、唐奇安通道、肯特納通道、股市不穩(wěn)定指數(shù)(VIX)、標準差(σ)
6、市場廣度:
漲跌指數(shù)(ADL)、阿姆氏指標(TRIN)、麥克連指標
7、其它:
估波曲線、UI指數(shù)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wǎng)整理編輯,轉(zhuǎn)載 形態(tài)理論中的三重頂反轉(zhuǎn)形態(tài)實戰(zhàn) 請注明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