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波浪理論簡介
admin
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還是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與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一浪跟著一浪,周而復始,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展現出周期循環的特點。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并選擇恰當的買賣策略。
波浪理論是以周期為基礎,他把大的運動周期分成時間長短不同的各種周期,并指出,在一個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小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細分成更小的周期,每個周期無論時間長短,都是以一種基本模式(結構)進行,這種模式(結構)就是每個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個過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個過程組成,每個過程又稱之為波浪(見圖2-3-1)實際上波浪理論只有兩種浪,即推動浪(包括傾斜三角型浪)和調整浪。
自然的波動韻律是艾略特波浪理論的靈魂。股價運動要素的模式、時間、比率及其相互關系是其波浪理論體系的關鍵架構。其關鍵架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1)股價走勢形成的形態;
(2)股價走勢圖中各個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即波幅比率;
(3)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長短,即持續時間。
在這三個方面中,股價的形態是最為主要的,它是指波浪的形狀和構造,是波浪理論賴以生存的基礎。數浪的正確與否,對成功運用波浪理論進行投資時機的掌握至關重要。
(一)三條基本原則
數浪的基本規則有以下三條:
1.第3浪常常是最長的一浪,永遠不允許是推動浪中最短的一個浪。在股價的實際走勢中,通常第3浪是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
2.第2浪永遠不會運動到超過第1浪的起點。
3.第4浪的底部(除非在傾斜三角形(即楔形)內)不可以低于第1浪的浪頂。
(二)三條補充規則
除了以上三個在數浪時的鐵律外,還有三個補充規則,這三個補充規則并非是牢不可破的鐵律,它主要是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判別浪型,協助正確數浪工作。
1.補充規則一:交替規則。如果在整個浪形循環中,第2浪以簡單的形態出現,則第4浪多數會以較為復雜的形態出現。反之,第2浪以復雜的形態出現,則第4浪多數會以較為簡單的形態出現。第2浪和第4浪就性質而言,都屬于與推動浪相反的調整浪,而調整浪的形態有許多種子類型。這條補充規則,能較地幫助投資者分析和推測市場價格的未來發展和變化,從而把握住出入的時機。
2.補充規則二:股市在上升一段后進入調整期,尤其是當調整浪仍屬于第4浪的時候,多數會在較低一級的第4浪內完成。通常性情況下,會在接近終點附近完結。這條補充規則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調整的終結點,從而使投資者了解在調整臨近終結時,應注意做多、做空時的策略,不使投資者在操作上犯方向性大錯。
3.補充規則三:波的等量性。在第1、3、5浪的三個推動浪中,其中最多只有一個浪會出現延長波浪,而其他兩個推動浪相等的概率會很大。即使不相等,仍會以0.618的黃金比律,出現對應的關系。
數浪規則是波浪理論的方法基礎,其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研判的結果。依據波浪理論的論點,一個價格的波動周期,從牛市到熊市的完成,包括了5個上升波浪與3個下降波浪,總計有8個浪。每一個上升的波浪,稱之為“推動浪”,每一個下跌波浪,是為前一個上升波浪的“調整浪”。對于大循環來講,第1浪至第5浪是一個“大推動浪”;ABC三浪則為“大調整浪”(小級別的調整浪用a、b、c表示)。一般說來,八個浪各有不同的表現和特性,了解和熟悉這些特性這有助于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
二、各浪的特性
如果我們掌握了具體波浪的特性,那是大有益處的,尤其是在波浪劃分不清的情況下。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不論波浪的層次高低(或規模大小),同一類波浪的特性總是一致的。
(一)第1浪
第1浪差不多有一半處于市場的底部過程中,常常貌似從非常壓抑的水平發生的不起眼的反彈。第1浪在五浪中通常也是最短的一浪。有時候第1浪也可能很劇烈,特別是在主要的底部形態過程中。
(二)第2浪
第2浪通常回撤(或吐回)第1浪的全部或大部分的上漲進程。但是,正是因為第2浪能夠在第1浪的底部上方打住,才構成了許多傳統的圖表形態,如雙重底或三重底,倒頭肩形底等。
(三)第3浪
至少在普通股的領域里,第3浪通常是最長的,也是最猛烈的一浪。第3浪向上穿越了第1浪之頂,代表了各種傳統的突破信號以及道氏理論的買入信號。實際上在這一時刻,所有的趨勢順應系統都擠進了這一趟牛市。在這一浪,交易量通常是最大的,價格跳空也出足風頭。因此,毫不奇怪,第3浪最有可能出現延長現象。在五浪結構中,第3浪在主浪中絕不會是最短的。在這個階段,即使是從市場的基本面來看,也肯定是樂觀的。
(四)第4浪
第4浪通常是一個復雜的形態。同第2浪一樣,它也是市場的調整鞏固階段,但其構造通常與第2浪不同。
三角形形態通常出現在第4浪,但第4浪絕不能重疊第1浪的頂部,這是艾伯特理論的中心法則之一。
(五)第5浪
在股市中,第5浪通常比第3浪平和得多。而在商品市場上,第5浪常常是最長的一浪,而且最可能延長。正是在第5浪之中,許多驗證性的指標,如OBV交易量,開始落后于價格變化。也正是在這一時刻,在各種擺動指數上如MACD柱、KDJ、RSI等出現了相互背離信號,警示市場可能出現頂部過程。
(六)a浪
當上升趨勢進入調整階段后,a浪通常被誤解成只是尋常的回撤。如果a浪具備了五浪結構,那就天機泄露,事情嚴重得多了。
(七)b浪
b浪是新趨勢中的向上反彈,通常伴隨著較輕的交易量,并且通常是舊有的多頭頭寸“僥幸脫逃”的最后機會,也是建立新的空頭頭寸的第二個機會。根據調整的所屬類型,這一浪上沖或許會試探舊的高點(形成雙重頂),甚至先越過舊的高點,然后才掉頭向下。
(八)c浪
當c浪出現時,上升趨勢無疑已告結束。根據當前調整所屬的類型,c浪常常會跌過a浪的底,形成了在所有傳統技術工具上的賣出信號。實際上,如果在第4浪和a浪的底部連出一根直線,那么它所描畫的有時就是我們熟悉的頭肩形。
三、延長浪與失敗浪
(一)延長浪
推動浪可以延伸,也可以失敗。所謂浪的延長,是指浪的運動發生放大或拉長的現象。在大多數的推動浪中都包含有延長浪。延長浪是一個擴展了的推動浪,在第1、第3、第5浪中,通常有且只有一個是延長浪。在大多時候,延長浪中子浪的幅度與時間會與其他不含延長浪的幅度與時間相同,這樣,在波浪的結構中就會產生九個結構相似的波浪,而不是明顯的“五浪”結構。在“九浪”結構中,有時很難區分誰是延長浪。但是,根據波浪理論,延長浪只會有一個,因此,如果其中有兩浪長度一致或相似,那么另一浪就是延長浪。
在股票市場中,第3浪通常是延長浪,一般來講,第5浪很少是延長浪。這也恰恰符合波浪理論中“第3浪永遠不會是最短的浪”。這對于我們判斷延長浪非常有幫助(見圖2-3-2)。
圖2-3-2 延長中再延長
艾略特用“失敗”一詞來描述第5浪未能運動超過第3浪的情況,也稱為“衰竭”。失敗浪通常是在超強勢的第3浪之后出現的第5浪。以牛市為例,它的情形是,第5浪自身已經具備所需的五浪結構,但無力向上超越第3浪的高點(見圖2-3-3)。在熊市,第5浪不能夠跌破第3浪的低點(見圖2-3-4)。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雙重頂和雙重底。
圖2-3-3 牛市衰竭形態
圖2-3-4 熊市衰竭形態
波浪理論由三個方面構成——波浪形態、比數、時間。上面我們已經討論了波浪形態。這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方面。那么,現在就來談談菲波納奇比數和百分比回撤在其中的應用。這些比例既適用于價格,也適用于時間,只是在前面一方面的應用可能更為可靠。稍后我們再講時間這個方面。
首先,讓我們回頭看看圖2-3-1所表示的基本波浪結構,它是按照菲波納奇數列組織起來的。一個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其中5浪上升,3浪下降——這些統統是菲波納奇數字。再往以下兩個層次細分,分別得到34浪和144浪——它們也是菲波納奇數字。
然而,菲波納奇數列在波浪理論中的應用,并不只在數浪這一點上。在各浪之間,還有個比例的關系問題。下面列舉了一些最常用的菲波納奇比數:
1.三個主浪中只有一個浪延長,另外兩者的時間和幅度相等。如果第5 浪延長,那么,第1浪和第3浪大致相等。如果第3浪延長,那么第1浪和第5浪趨于一致。
2.把第1浪乘以1.618,然后加到第2浪的底點上,可以得出第3浪起碼目標。
3.把第1浪乘以3.236(2×1.618),然后分別加到第1浪的頂點和底點上,大致就是第5浪的最大和最小目標。
4.如果第1浪和第3浪大致相等,我們就預期第5浪延長。其價格目標的估算方法是,先量出從第1浪底點到第3浪頂點的距離,再乘以1.618,最后把結果加到第4浪的底點上。
5.在調整浪中,如果它是通常的5-3-5鋸形調整,那么c浪常常與a浪長度相等。
6.c浪長度的另一種估算方法是,把a浪的長度乘以0.618,然后從a浪的底點減去所得的積。
7.在3-3-5平臺形調整的情況下,b浪可能達到乃至超過a浪的頂點,那么,c浪長度約等于a浪長度的1.618倍。
8.在對稱三角形中,每個后續浪都約等于前一浪的0.618倍。
六、菲波納奇百分比回撤
除了上述的比數外,還有其他一些比數,但不過上述是最常用的。這些比數有助于確定主浪和調整浪的價格目標。另外,通過百分比回撤,我們也可以估算出價格目標。在回撤分析中,最常用的百分比數是61.8%(通常近似為62%)、38%和50%。
前面我們說過,在菲波納奇數列里,除了頭四個數字外,菲波納奇比數趨向于0.618。頭三個比數分別是1/1(100%)、1/2(50%)以及2/3(67%)。很多人在學習艾略特理論時都不清楚,自己所熟知的50%回撤,其實也是一個菲波納奇比數。2/3回撤也一樣(1/3回撤作為一個間隔菲波納奇比數,也是艾略特理論中的一部分)。對先前牛市或熊市的完全回撤(100%)位置,也標志著重要的支撐或阻擋區。
綜合波浪理論的三個方面理想的情形是波浪形態、比數分析、時間目標。比如說,波浪分析表明第5浪已經完成;并且第5浪已經走滿了從第1浪底點到第3浪頂點的距離的1.618倍;同時,從本趨勢起點(前一個低谷)至今,正好13周,從前一高峰到現在正好34周,那么,我們就很有把握了:市場重要的頂部即將出現。
對股票和期貨市場圖表的研究結果表明,其中存在很多種菲波納奇時間關系。然而,問題首先就在于我們有太多的選擇余地。我們可以按照由頂到頂、由頂到底、由底到底、由底到頂等多種方式,來數算菲波納奇時間目標。可惜,我們總是事后才能肯定這些關系。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清楚究竟哪種關系適合當前的形式。這也正是大部分人認為艾略特波浪理論過于玄奧,難以把握的真正原因;再加上他的理論帶有很大的主觀成分,以至于有些學者把它成為“事后浪”的理由。為此,我們后面有專門的章節用非常客觀的技術指標對此理論進行深入探討。
技術分析
一、概念:
突破信號、死貓反彈、道氏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趨勢
二、圖表:
K線、卡吉圖、線形圖、美國線、點數圖
三、技術:
1、圖表形態:
擴散型頂部、杯柄形態、雙重頂/雙重底形態、旗形和三角旗、缺口、頭肩、島型反轉、價格通道、三角形態、三重頂/底形態、楔形形態
2、K線圖形態:
2.1基礎:
十字線、錘子線、上吊線、倒錘線、光頭光腳、流星、紡錘線
2.2進階:
Hikkake形態、啟明星、三只烏鴉、白色三兵
四、技術指標
1、支撐和阻擋:
底部、斐波那契回調、轉折點(PP)、頂部
2、市場趨勢:
平均趨向指數(A.D.X.)、順勢指標(CCI)、非趨勢價格指標(DPO)、應用確定指標(KST)、一目均衡表、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質量指數、移動平均線(MA)、拋物線指標(SAR)、聰明錢指數(SMI)、趨勢線、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Vortex指標 (VI)
3、動量:
現金流指數(MFI)、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真實強弱指數(TSI)、終極指標、威廉指標(%R)
4、交易量:
累積/派發線、簡易波動指標(EMV)、強力指數(FI)、負交易量指數(NVI)、能量潮(OBV)、賣權-買權比率(PCR)、量價曲線 (VPT)
5、波動性:
真實波動幅度均值(ATR)、布林帶(BB)、唐奇安通道、肯特納通道、股市不穩定指數(VIX)、標準差(σ)
6、市場廣度:
漲跌指數(ADL)、阿姆氏指標(TRIN)、麥克連指標
7、其它:
估波曲線、UI指數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 艾略特波浪理論 請注明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