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時如何把握政策導向
admin
國家重大經濟政策是影響股市及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貨幣政策。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其股票價格會被推高,而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股票價格會受到不利影響。例如政府對社會公用事業的產品和勞務進行限價,包括交通運輸、煤氣、水電等,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公用事業的贏利水平,導致公用事業公司股價下跌。
貨幣政策的改變,會引起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股價變化;稅收政策方面,能夠享受國家減稅免稅優惠的股份公司,其股票價格會出現上升趨勢,而調高個人所得稅,會影響社會消費水平下跌,引起商品的滯銷,從而對公司生產規模造成影響,導致贏利下降,股價下跌。這些政治因素對股票市場本身產生影響,即通過公司贏利和市場利率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動。
國家政府的政策,可以說是股市結構性發展的風向標,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后,我國整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已經到了一種刻不容緩的地步,眾多相關政策也紛至沓來。所以說,主題投資,特別是契合政策導向的一些行業,或者板塊,或者主題的個股,往往會走出一個比較不錯的上漲行情。比如,節能減排、新能源、軍工,包括央企,乃至各個省一級的國資系統的一些企業的整合,包括一些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這些都是當前比較符合政策導向的主題性的投資機會。
相對于其他股市上的消息來說,政策導向的影響效果更持久,而且也向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長遠的投資機會,盡管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調整。關于政策導向對股市走勢影響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2008年6月份,放開成品油價格的政策預期,導致石油“雙雄”的大漲;電信重組的政策,造就了電信類股的持續逞強;2007年起成功實施股票全流通,2010年又推出股指期貨,今后還要推出國際板,每個舉措都會引起市場波動。20年來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所謂的“政策市”說法一般市場人士都很認同,甚至把把握政策導向視為投資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如今“政策”主導市場脈絡的時代下,“政策”導向的背后往往存在著值得挖掘的投資機會。
具體到今后的投資策略,在調結構、促民生的系列政策影響下,緊跟國家政策是我們的投資選擇,其中新能源、傳感網和物聯網等信息網絡產業、微電子等新材料、生命科學以及空間、海洋和地球深部資源利用領域將成為新的產業振興關注的焦點,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