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股票時如何追逐板塊輪動
admin
當然,板塊輪動未必就有這么強的邏輯性,也存在炒作上的板塊輪動。比如,在市場流動性比較強的時候,市面上會有大量的流動資金,假設這些資金要做高銀行股,便會瘋狂涌進銀行板塊,銀行股被推高,高到一定程度后,上漲空間縮小,利潤也跟著變薄,于是這些資金開始抽離逃脫,轉而去尋找下一個目標板塊,將其推高而再次獲利。
在股市中,每一輪牛市都離不開市場不間斷的熱點板塊的推動。比如,大盤由熊轉牛時,往往需要依靠國企大盤股這些中堅力量,帶領大盤指數攻克緊要關隘,但由于大盤權重股的市值與流通盤過大,因此我們很難見到這些大盤股能有幾倍十幾倍的漲幅,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這些股票。否則,指數將會輕松超過一萬點。
如果市場缺乏明顯的熱點,說明資金的攻擊點分散,不是由主流資金發起的,因此,行情持續性不好。但是市場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總會有局部的熱點,因為如私募之類的組織機構迫于生存的壓力,有時會鋌而走險。
每一輪牛市,無非先是由大盤股指引向上,然后行業龍頭、業績優良的一線、二線股開始發力,板塊輪動,再接下來績優股價格被炒高之后,開始輪到低價的三線、四線股發力,最后往往是在ST之類的垃圾股的瘋狂盛宴中落下牛市的帷幕。
當股指在權重大盤股的指引下,重新由熊轉牛之后,權重大盤股往往會呈現原地踏步,偶爾上漲,然后橫盤消化的格局。接下來就輪到各行業的龍頭大顯身手。這時候,市場上的概念、題材層出不窮。
基金、券商、境外投資者,包括私募,這些集團軍的資金往往是不斷入駐一個板塊,營造出市場的熱點。這時候,我們往往看到漲幅居前列的個股中有不少股票都存在著某種關聯性,即某個板塊會形成熱點,而當獲利豐厚之后,便會設法撤退再選擇其他的板塊介入。因此,在牛市主升段,板塊輪動是主旋律。
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往往會受主力的引誘,在板塊熱點已經過熱即將消退時接手,之后看到別的板塊開始走熱,于是不斷地割去手中的股票去追熱門板塊。多數剛開始從事股票交易的投資者,一開始往往都由追漲殺跌造成虧損。短線高手可以緊跟熱點操作,高拋低吸,在板塊熱點輪動中操作得順風順水。缺乏技巧的投資者則應該耐心持股,等待手中股票所處板塊走熱。
如何跟上板塊輪動的節奏,找到各階段的熱點板塊,是投資者最關心的。一般來說,板塊輪動沒啥規矩可循,主要是根據經驗和市場嗅覺。不過大多情況下還是可以根據下面的三個方面來分析把握板塊輪動:
(1)關注板塊主力資金流入。許多炒股軟件都提供該功能,比如持續2天資金凈流入,如果漲幅不大,則可繼續關注,該股成為下一個板塊輪動熱點的可能性較大。
(2)關注新聞、政策和宏觀面的利好。這些因素在短期內并不會直接影響股價,但主力會找個理由來集體炒作,這種炒作一般會在3天以內結束。但也有抓住投資人恐高情緒的——越高越拉,這種情況需要更加細致地分析,控盤要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從強勢開盤,從量價配合、換手率明晰清單等等,看出端倪。
(3)牛市中是強者恒強。輪動的板塊不要輕易拉入黑名單,他們是股指上漲的領頭羊,相反,一直不振的板塊倒可以減少關注,下跌時可做高拋低吸,因為他們的下跌空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