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入門基礎知識匯總
admin
一、創業板的開戶
創業板的開戶手續與主板基本一致,辦理時只需帶上身份證,繳納一定的手續費即可。股民辦理創業板申請交易,需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和股東卡,先確認股齡和風險承受能力,閱讀風險提示書,然后就可以簽署交易協議書,如果申請人在股市投資經驗不足兩年,還需抄寫一份聲明,內容大致為“本人確認已閱讀并理解創業板市場相關規則和上述風險提示書的內容,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自愿承擔參與創業板市場投資的各種風險。”
賬戶開通的期限視投資經驗不同而有所區別,如果申請者有兩年以上的股市投資經驗,兩天后即可開通;如果投資經驗不到兩年,5天后才可開通。
二、創業板的申購及注意事項
投資者開通創業板后,就可以申購創業板新股,具體步驟如下。(1)申購日(T日):投資者以發行價格委托買入該創業板股票。
(2)交易所以實際到位資金作為有效申購,由電腦系統自動進行連續配號,每500股配一個申購號,并在當日收市后將申購配號傳給各證券公司。
(3)申購日后第二天(T+2日):由主承銷商組織搖號抽簽,并于T+3日公布中簽結果。
(4)申購日后第三天(T+3日):投資者可以到參與申購的證券公司營業部查詢申購是否中簽,也可在交易所指定信息披露網站查詢公司的中簽結果公告,同時可通過交易所的語音查詢電話查詢中簽情況。
投資者在申購創業板新股時,要注意以下內容。
(1)詳細閱讀招股說明書及發行公告。
(2)了解申購數量的規定。
交易所對申購新股的每個賬戶申購數量是有限制的。首先,申報下限是500股,認購必須是500股或其整數倍;其次申購有上限,具體在發行公告中有規定,原則上不超過本次股票網上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委托時不能低于下限,也不能超過上限,否則被定為無效委托無法申購。
(3)每個賬戶只能申購一次。
每個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合格賬戶申購新股,投資者千萬不要為了得到更多的配號在一個賬戶上申購多次,這樣的話只有第一次是有效的,其余幾次無效,資金可能被凍結。
(4)不能撤單。
新股申購委托一經深交所交易系統確認,不能撤單。
(5)查詢是否中簽。
投資者要留意報紙中簽號的公布,或查詢自己的賬戶是否有股票到帳。
3、創業板的交易規則
除上市首日交易風險控制制度外,創業板交易制度與主板保持一致,仍適用現有的交易規則,具體如下。(1)漲跌幅比例:10%。
(2)交割制度:T+1。
(3)連續競價時間:9:30至11:30和13:00至14:57。
(4)創業板“炒新”三防線。
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20%時,可臨時停牌30分鐘。
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50%時,可臨時停牌30分鐘。
較當日開盤價首次漲跌80%時,可臨時停牌至14:57。
四、查看創業板股票信息
選擇菜單欄中的“創業板”,就可以看到所有的與創業板相關的菜單命令,具體如下圖所示。五、創業板投資技巧
2009年10月23創業板開板后,有大量創業板股票上市。面對這種情況,不少投資者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投入其中了。與主板相比,創業板最大的特點是機會多,但風險大。這種風險,除了由于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相對較小,股價更易大幅波動外,還表現為公司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退市風險遠高于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創業板股票投資,從某種意義上說玩的就是“心跳”。因此,投資者首先應在盡可能多地了解創業板特點、投資風險,并客觀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后,再審慎決定是否適度參與投資。
1.如何判斷創業板公司價值
首先要關注公司是否具有持續成長能力,考察公司所擁有的技術、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是否先進或者獨特,管理層的整體素質,企業所在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在行業中所占的地位等。
其次,創業板上市公司規模相對較小,多處于創業及成長期,發展相對不成熟。企業的發展受到內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在判斷創業板上市公司價值時要多考慮風險因素。如果距離該公司很近,不妨可以到公司所在地走一走看一看,這樣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2.申購創業板的技巧
與其挖空心思選擇一只股票集中申購,還不如抱著撒大網捕“小魚”的心態,每個股票都申購一點。創業板新股的中簽率再低,只要申購了就有機會中到。除了申購價格之外,還需要結合基本面、題材和中簽率進行考慮。參與創業板新股申購,上市后破發的可能性極小。但若二級市場高位接棒,就需謹慎而行了。
3.提高中簽率
可否重復打新是首先考慮的問題,細觀發行的創業板新股,看是否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如,投資者參與“齊心文具”打新的資金將在周四解凍,正好可以趕上周四的申購。
其次是看募集規模和發行價格,資金充足的投資者挑選價格中等以上的公司中簽率更高一些。那些網下詢價倍數中等偏下的上市公司,有望獲得更高的中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