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莊時對大盤不要有錯誤的認識
admin
在2007年大盤創出6000多點之后,市場上彌漫著樂觀的氣氛,有些人看到8000點,甚至10000點,在從6000點下跌到5000點左右時,基于各種原因大多數人也只認為是正常的回調,不然假如大多數人看空,賣出股票,那么股指早就會下跌。請大家想想一個殘酷但必然的現實,在頂部被套注定是大多數人的命運,因為假如大多數人能逃頂,那頂部就會提前到來。2008年年初的這波題材股的行情,根本不是什么主力拉高指數出貨誘多,它就是市場各個參與者共同參與的結果,大部分主力在此后的大跌中也損失慘重。
在2008年股指跌到2000點以下,也不是如書中所說什么主力誘空,指數當時跌到那么低,就是市場所有投資者合力的結果。在那時悲觀的氣氛濃厚,大多數的主力也是悲觀的,假如樂觀的話,股指也會提前漲起來。
《理財周報》記載著這樣的歷史,在3年后的現在回過來看會更好的理解主力。2008年11月7日,在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內部交流會上,王亞偉表示:“我完全看不清楚,對于經濟惡化程度看不清楚,經濟恢復程度不清楚,調整時間不清楚。”他對明年經濟形勢和股市都持謹慎態度。另一位投資總監笑呵呵地對《理財周報》記者講解說:“所有經濟轉型都是被動的,中國和美國都一樣,而且經濟轉型的時間會很長。”4萬億計劃刺激大盤飆漲多日,卻不見基金大規模增倉舉動。雖有部分基金進入的跡象,但均是快進快出。對未來市場的悲觀以及基金經理個人考核的壓力,使這種看似不專業之舉成為必然。內部交流會參會者說,這樣簡單的操作已經成為近期基金經理的“操作規范”。
引用當時2008年的投資大佬們的判斷,并不是想說王亞偉等人的判斷失誤,只是告訴大家,莊家、主力并不是大家想象般的神奇,在恐懼的氣氛中,他們也會恐懼,在貪婪的氛圍中,他們也可能貪婪。2008年年底的股市再次下跌,不是主力在誘空洗盤,在所謂的操縱市場,當時不論主力還是散戶大多數都持悲觀態度,不然股市就跌不了那么多,2008年股指大跌65%是市場所有參與者共同合力的結果。
本文由巴菲特之家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鏈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