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止損就像買保險
admin
應該這樣考慮問題:如果去年給車買了份保險,但是卻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你會覺得自己在浪費錢嗎?今年是否還會買同樣的保險呢?當然會了!你為自己的房子或是公司投保了嗎?如果它們都沒有遭遇火災,你會覺得自己做了糟糕的財務決定從而感到沮喪嗎?并非如此。購買火險并不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房子肯定會著火,而只是以防萬一,保護自己不遭受或將發生的嚴重損失。
成功的投資者迅速地止損,個中道理莫非如此,這是防止出現可能無法挽回的更大損失的唯一方法。
如果你的猶豫不決令某一虧損增加到20%,那就需要賺取25%的利潤來彌補損失。依此類推,若等到虧損達到25%,就需要獲得33%的利潤,而一旦虧損了33%,則必須有50%的利潤才能回到原來的狀態。等得越久,結果就越糟糕,所以千萬不要搖擺不定。應該迅速行動,將所有可能錯誤的決定都扼殺于萌芽之中。還要給自己制定一些嚴格的行為準則,并時刻遵從拋出規則。
一些投資者甚至會讓股市中的損失影響到自己的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賣出股票并不再擔心。我就認識一位股票經紀人,他在1961年賓士域下跌時以60美元的價格買入。賓士域從1957年開始就是市場中的超級領軍股,在此期間股價上漲了20多倍。而當它的股價下跌到50美元時,這位股票經紀人繼續跟進,跌至40美元時,他再次增持。
最后,當股價降為30美元時,他卻在高爾夫球場不幸辭世。
歷史與人性總是在股市中不斷重復。2000年秋天,很多投資者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他們在思科系統(之前牛市中的龍頭股)從最高價87美元一路下跌到70美元、60美元、50美元的過程中不斷買進。7個月后,思科系統的股價跌至13美元,對于那些在70美元的價位買入的投資者來說,跌幅達80%。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違逆股市,健康的身體以及平和的心態永遠比任何股票都重要。
少許的損失就像廉價保險,也是能夠為自己的投資所購買的唯一保險。在很多情況下,股票在賣出后會重新上漲,即使這樣,你也已經實現了盡量降低所有損失這一重要目標,而且仍有資金去嘗試別的股票,說不定還會發現一只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