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多大?
近日有媒體分析認為,未來三個月A股市場將面臨1萬億元市值的解禁壓力。權威媒體同時發聲認為影響有限,但從一些網站的調查反應看,投資者并未完全放心,限售股解禁究竟有多大影響?
屁股決定腦袋
皮海洲
本周的股市行情總體上乏善可陳,但本周的消息面卻有一個格外吸引眼球的地方,那就是專業媒體與投資者之間的PK。針對市場對限售股解禁潮到來的擔憂,本周幾大專業媒體紛紛發文,表示限售股解禁并非洪水猛獸。文章稱,限售股解禁流通并不等于實際減持,解禁規模不等于可減持規模,可減持規模也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所以提醒投資者無需對限售股解禁“過度恐慌”。
但投資者并不這么認為。如在某網站舉辦的“您認為限售股解禁是洪水猛獸嗎?”的調查中,有93.7%的參與者(截止11月30日20時正)認為限售股解禁是洪水猛獸,有87%的參與者認為限售股解禁會改變市場中長期趨勢,有93.4%的參與者表示,當自己持有的股票將迎來解禁時會選擇提前拋售?梢娺@些調查的參與者(基本上也就是投資者)的觀點與幾大專業媒體的文章觀點是完全相反的。
那么,限售股解禁到底是不是洪水猛獸呢?這其實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從專業媒體來說,限售股解禁對其利益絲毫不構成影響,當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了。而投資者卻要直面限售股解禁帶來的沖擊,投資者自然會把限售股解禁視為洪水猛獸。再換一個角度,如果是限售股股東,面對限售股解禁,那就是重大利好了。所以,對于限售股解禁的問題,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是很正常的。
不過,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有必要重視限售股解禁問題的。畢竟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利益得失,將其視為洪水猛獸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限售股解禁的數量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根據統計,明年1月份限售股解禁的規模超過5600億元,創近年來單月最高。雖然限售股解禁流通并不等于實際減持,可減持規模也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但巨大的解禁規模也必然會帶來減持規模的擴大。進一步說,解禁的限售股最終都是要減持的,終究還是要投資者來買單,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而且從限售股股東來說,套現的沖動是與生俱來的。因為只要按市場價格套現,這些股東都是暴利,都能在一夜之間變為富翁。畢竟這些股東持股的成本極其低廉,1元錢或者更低,有的甚至已經變成了零成本。因此,只要套現,這些股東的盈利就會暴增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面對如此暴利,套現是必然的選擇,這也是資本的必然選擇。在暴利面前,良心與道德都可以先行離開一會兒。
當然,今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減持新規對限售股減持進行了規范。但減持新規其實只是延緩了限售股股東減持的節奏,而不能改變限售股股東把股市當提款機的事實。而且盡管減持新規延緩了股東減持的節奏,但由于限售股解禁規模的龐大,加上存量解禁股,以及大股東通過各種手段將持股比例化大為小,所以市場需要面對的減持壓力還是巨大的。特別是今年開始的新股加速發行,帶來了限售股的急劇增加,而在進入2018年之后,也就形成了限售股解禁的壓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減持新規對減持壓力的緩解作用其實是有限的,或者說這種作用被新股加速發行對沖掉了。在解禁的限售股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即便是合規減持,其壓力也是市場難以承受之重。
并且第一創業、上海銀行限售股的解禁以及京東方重要股東套現所引發的股價大跌,已經讓市場看到了洪水猛獸的身影。如第一創業限售股解禁的消息引發股價暴跌40%,京東方重要股東減持的消息引發股價大跌20%以上。面對限售股解禁與減持引發的股價暴跌,投資者自然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了。
近期股市下跌就是回應
曹中銘
近期股市出現下跌,上證指數從3450點的高位,最低下探至3300點一線。股市出現下跌,個人以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5月份反彈以來,股指持續向上拓展空間,沒有出現像樣的調整,下跌是調整的需要;二是限售股解禁洪峰來襲,市場有畏懼的心理。
據國金證券統計,今年12月及明年1月將迎來解禁高峰,未來兩個月解禁規模合計約8600億。其中,今年12月解禁規模為2939.59億元,明年1月解禁規模為5670.31億元,是2018年解禁規模最大的月份,也是2016年以來單月解禁規模最大的月份,解禁規模占明年全年的14.36%,較今年12月上升2730.73億。針對號稱萬億的解禁洪峰,四大報紛紛發表評論,總的核心觀點是,限售股解禁并非洪水猛獸,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
不過,相關網站發起的關于近萬億限售股解禁股的調查,筆者以為更能說明問題。比如,對于“你認為限售股解禁是洪水猛獸嗎?”的問題,超過72%被調查者認為“是”,認為“不是”的只占9%;關于“限售股解禁會改變市場中長期趨勢嗎?”的問題,超過81%的投資者認為“會”,認為“不會”的只占17%;而對于“若持有股將迎解禁,你會提前拋售嗎?”的問題,認為“會”的超過54%,“不會”的只占9%,其余的選擇“視情況而定”。數據表明,限售股解禁,已經在投資者心理上形成了壓力。
事實上,我們也可從已解禁個股的表現上看出端倪。今年9月25日,無錫銀行6.07億股限售股解禁,該股當天跌停,下一交易日再跌5.12%報收,直至今天,無錫銀行的股價也沒有緩過氣來。在6.07億限售股上市前,無錫銀行流通盤不過1.85億股,限售股上市后,無錫銀行流通盤相當于擴大了3.28倍,該股跌停并不意外。另一家受關注的上市公司為上海銀行。11月16日,上海銀行29.26億股限售股解禁,當天該股“一”字跌停,目前其股價仍在跌停價下方徘徊。與無錫銀行一樣,上海銀行解禁股是解禁前公司流通股的3.75倍,相當于流通股放大至4.75倍。
正是由于有了無錫銀行、上海銀行等個股的“前車之鑒”,所以投資者才會對限售股解禁抱有恐懼心理。盡管解禁規模不等于可減持規模,可減持規模也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但筆者以為,限售股解禁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回避的。首先是限售股解禁對投資者心理上會產生影響。這樣這種影響不僅對于持有限售股的投資者,即使是沒有持限售股的投資者,同樣會感受到壓力。畢竟,這兩個月解禁規模巨大。其次是限售股拋售所產生的影響。巨量限售股解禁,肯定會有套現者,最終會反映到股價的漲跌上。特別是對于那些解禁數量較大的個股而言,其拋售對股價產生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近期股市下跌,亦是順應限售股解禁回調的結果。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解禁洪峰沒有過去之前,不宜重倉操作,要多看少動。等解禁洪峰過去后,再視股市情況定奪。畢竟,即使下半年以來股市出現反彈,但防范風險之弦永遠也不能松。
理性看待對二級市場影響有限
祁豆豆(作者系知名媒體記者)
解禁規模不等于可減持規模,可減持規模也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的實際減持數量遠小于解禁數量。特別是在減持新規框架下,實際減持的節奏會保持平穩有序,對二級市場影響有限。
首先,限售股解禁流通并不等于實際減持。股份解除限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解禁”,主要是股份登記性質的變更。股份解禁后,股東可以選擇減持賣出,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統計數據顯示,在解禁后實際減持的僅占少數。從滬市解禁和減持情況看,今年5月27日減持新規實施以來,滬市共解禁358億股。實際減持情況是:剔除5月27日前已解禁股份的減持數量,相關股東在解禁后15天內、30天內、90天內即減持特定股份的,減持股份數分別約為12.35億股、21.24億股、34.61億股,分別占解禁股份數的3.4%、5.9%、9.6%?梢钥吹剑挥猩贁倒蓶|解禁后在短期內進行了少量減持。
其次,減持新規為定增股份減持也設置了閘門。減持新規下,定增股份鎖定期進一步延長,解禁壓力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市場曾有聲音提出,近年熱度較高的定增迎來解禁期,其中,不少財務投資者將選擇“清倉式”減持,相關公司股價短期將承壓。其實,減持新規對此也有考慮,設定了避免過度沖擊二級市場的“緩沖帶”制度。減持新規規定,持有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在解禁后12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比例不得超過其持有的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數的50%。簡言之,定增股份解禁后,12個月內在二級市場拋售數量不能超過50%,這進一步增加了“清倉式”減持的難度。
同時,近期二級市場減持處于低位水平。減持新規給解禁股份減持“剎車減速”,解禁股份的減持周期大大拉長,通過二級市場實際減持的金額處于較低水平。根據減持新規,持有限售股的股東減持解禁后的股份,在減持行為、數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受到嚴格的規則限制。減持新規明確,在IPO前取得的股份和非公開發行取得的股份,視為特定股份,不論股份持有者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還是董監高,其減持方式、比例、時間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有嚴格的限制和要求。
統計數據顯示,減持新規對解禁股份減持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以滬市為例,減持新規實施5個多月以來,滬市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金額僅為77.5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0%,日均僅0.73億元;持股1%至5%的特定股東減持金額為360.64億元,日均僅3.4億元。因此,無論是從持有特定股份較多的大股東減持情況看,還是從持股5%以下的中小股東減持情況看,其減持規模都處于低位水平。
此外,關注解禁不如關注減持預披露。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所持特定股份解禁,并不意味著能夠隨意減持。若這些股東擬減持手中的股份,還須遵守“減持預披露”制度,即在實際減持前15天,必須向市場披露減持計劃,包括減持數量、方式、比例等。因此,解禁只是可減持的前提條件,是否真正減持,投資者更應關注重要股東預披露的減持計劃,并據此作出投資決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滬市共有137家公司披露了193份減持計劃公告,共計劃減持31.12億股,按前一日相關股票收盤價計算,市值約470.63億元,僅占滬市流通總市值的0.17%。
綜上來看,解禁規模不等于可減持規模,可減持規模也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的實際減持數量遠小于解禁數量。市場研究人士指出,媒體近期報道的8300多億元解禁股市值規模只是依據規則和承諾的簡單推測,限售股份到期解禁不等于也不可能馬上全額減持。特別是在減持新規框架下,實際減持的節奏會保持平穩有序,對二級市場影響有限。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股票知識小編編輯,轉載 限售股解禁對股價的影響有多大? 相關的內容請注明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