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阿爾法策略(alpha策略)
投資常見的有兩種收益:無風險收益和額外收益。
無風險收益一般就是買國債,逆回購之類的。不需要承擔多少風險就能獲得的收益。
額外收益在現代金融領域一般分為阿爾法(α,alpha)和貝塔(β,beta)。
β是指市場風險產生的收益,如大盤漲,個股普漲。只要跟著市場走就能獲得收益,當然跌也要承擔虧損。
α是和整個市場變動無關的,是一種主動型投資策略,主要依靠精選行業和個股來超越大盤得來的收益。
主要區分在于時機,β在牛市中獲得收益,時間選擇很重要。α不論牛市熊市都可以產生收益,獲利能力在于選股上。
再通俗點說,就是上漲時,股票組合漲幅要超過指數,下跌時指數跌幅要超過股票組合,結果是不管上漲還是下跌都要穩定獲利。有人會說這是理想化,但這正是檢驗操作水平的時候。
02
如何操作?
目前,國內外很多金融機構的同行會用到這個,其實大家的大方向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細節數據設置上有一些變化。
那具體怎么做呢?
就是通過多個因子,綜合對股票進行打分,這些因子我們姑且叫它阿爾法因子。舉個例子:A股前幾年最強的阿爾法因子是是小市值。經過大量數據對比,小市值組的股票明顯會強很多,前幾年有些人堅持炒50億以下小市值股票的思路,那是有數據檢驗的。當然,這兩年A股風格的變化,小市值策略就不靈了。
除了小市值外,還有以下阿爾法因子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好多高手都有自己的因子,具體得看你的思路是什么樣的。把相應的因子綜合起來,就能給幾千只股票打分,然后根據資金量的多少買入分數最高的幾十只、100只股票,這些股票的組合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有把握可以跑贏指數n%(n是多少,得看你本事),過一段時間后重新給幾千只股票打分,分數低的賣出去,分數高的換進來,然后再跑贏指數n%。
大致就是這樣。
03
答疑
阿爾法因子這么厲害,為什么散戶很少用呢?主要因為它短期內顯不出價值,如果只拿短期的成績出來給你們看,比如半年,你們會覺得不過如此,如果趕上股災,還會被腰斬。散戶資金少,可能覺得還不如賭個漲停板來得舒坦。但對于大資金或者長線投資者,比如定投的人來說,這就厲害了,保值增值,儲蓄養老都能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