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畤的詞《蝶戀花》 賞析
admin
蝶戀花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譯文】
春風漫卷柳絮寒氣將盡,滿天空花粉飄香,落花紛紛天天紅成陣。殘酒未消又被新酒困,今春的愁恨比昨春更甚。
鶯飛蝶去他的去處無處問。獨倚高樓望江水,兩眼望穿也不見雙鯉傳書信。撩亂雙眼心中煩悶,斜陽西下又已到黃昏。
【評點】
這首詞選取常見的傷春懷人的題材,以惜花抒寫離愁,以暮色烘托杳無音信的煩悶,用細膩的筆法營造出哀婉凄楚的意境,做到了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李攀龍《草堂詩余雋》贊此詞:“妙在寫情語,語不在多,而情更無窮。”
上片以惜花抒寫離愁。“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三句首先描繪出晚春時節落花飄散的景象。尤其是“墜粉飄香”一句,不僅寫出了春風吹來,花瓣飄散之景,還寫出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讓人從視覺、嗅覺兩方面感知到這樣一個場景。詞人在這里雖然只是描寫晚春之景,卻有無盡的惜春之意蘊涵其中。“新酒”二句筆鋒一轉,由側面寫情轉為直接抒情,同時從惜春之情過渡到懷人之愁。而“新酒又添殘酒困”一句,指明了因愁而借酒澆愁,沒想到愁更愁,從而強化了懷人之愁。“今春不減前春恨”中“不減”二字以回旋的寫法,使得語氣更加哀婉,指出離愁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絲毫減退,反而更加深重。
下片寫由于音信斷絕而愁上加愁。“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三句,寫蝴蝶、黃鶯都紛紛飛往別處,旁邊空無一人,只有自己獨自倚靠高樓,呆呆地凝望一江碧水。“惱亂橫波秋一寸”句寫黃昏的景色在眼前顯得紛繁繚亂,從而又一次觸動了主人公的愁緒。“斜陽只與黃昏近”一句緊接“惱亂”句,一改別的詞以夕陽下的景色襯托離愁的寫法,寫眼看著白天又將逝去,就像春天即將逝去一樣,讓人不禁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雖沒有明說愁緒,愁緒卻顯得更加深重,無法排遣。
蝶戀花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譯文】
想減一件羅衣寒氣還未去。不愿卷起珠簾,獨自一人待在閨房深處。不知紅杏枝頭花還有多少?淚流不斷只恨綿綿清明雨。
整天面對沉香青煙縷縷,昨夜酒醉遲遲未醒,滿懷惆悵惱恨春已去。飛燕又將他的歸信耽誤,只好凝望屏風上的西江路。
【評點】
這首閨怨詞篇幅雖短,但暗寄深懷,風格清俊,高雅脫俗,頗具特色。
詞的上半部分寫景。開始三句是對人物的動態描寫,烘托女主人公初春的心理狀態。冬去春來,乍暖還寒,因此,本已想減掉幾件衣服的佳人不得不慎重考慮,還是晚些時候再減衣衫吧!“寒”字一方面寫氣候之寒,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由于把握不準氣候的冷暖變化而最難將息之情。“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二句以景寫情,通過刻畫珠簾后面佳人自憐的情景,直觀地摹寫出了佳人愁悶煩惱之態,從而折射出了她內心的苦悶。這三句并未從深處著筆,但曲筆寫情,亦使我們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落寞、惆悵。“紅杏”兩句,是對無情風雨摧殘花朵的怨語,“花幾許”一句是一個反問,突出女主人公對花的關切。至“啼痕”句,人花莫辨,寫花殘,更嘆人生如花,最后同樣會含淚凋零,化作塵埃。
詞的下半部分寫心緒。開始三句,筆鋒一轉,寫女主人公心中的苦悶、凄涼。深閨之中,整日與她相對的只有一縷縷的沉香,她借酒消愁,反而愁上添愁。“惱破”一句總寫,使傷春的愁緒達到高潮。最后兩句交代女主人公愁緒深沉的原因——懷遠念歸。詞人在這里并不明寫離人音書斷絕,而是借物言情,移情于燕,筆意深婉,而且用一個“又”字突出兩人分別時間之長。百無聊賴之時,女主人公只有空對著屏風,黯然神傷,這樣的情景又讓她回想起昔日離別時愛人消失于西江路上的情景,哀怨綿長。
這首詞言情寫景,含蓄深婉。最后一句情景交融、虛實相間,意境幽深、情思浩渺,確是難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