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比率,也叫做夏普指數—基金績效評價標準化指標。夏普比率是一個可以同時對風險和收益加以綜合考慮的經典指標之一。 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夏普比率高好還是低好?夏普比率多少合適?
夏普比率高好還是低好?
夏普比率已成為以衡量基金績效表現最為常用的一個指標,簡單的理解,夏普比率就是每承受一單位風險所產生的超額報酬,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性價比較為類似。
例如夏普比率為1,那么投資風險每增加1%,預期收益也將增加1%,如果夏普比率為1.5,那么投資風險每增加1%,預期收益就將增加1.5%。
夏普比率高好還是低好?基金夏普比率越高,對投資者越有利,夏普比率越高,說明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越高。
夏普比率高好還是低好?夏普比率多少合適?
舉例一:以夏普比率的大小對基金表現加以排序的理論基礎在于,假設投資者可以以無風險利率進行借貸,這樣,通過確定適當的融資比例,高夏普比率的基金總是能夠在同等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比低夏普比率的基金高的投資收益。例如,假設有兩個基金A和B,A基金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0%,標準差為10%,B基金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5%,標準差為5%,年平均無風險利率為5%,那么,基金A和基金B的夏普比率分別為1.5和2,依據夏普比率基金B的風險調整收益要好于基金A。為了更清楚地對此加以解釋,可以以無風險利率的水平,融入等量的資金(融資比例為1:1),投資于B,那么,B的標準差將會擴大1倍,達到與A相同的水平,但這時B 的凈值增長率則等于25%(即2#15%-5%)則要大于A基金。 使用月夏普比率及年夏普比率的情況較為常見。
舉例二:夏普比率反應了基金承擔單位風險所獲得的超額回報率,即基金總回報率高于同期無風險收益率的部分。夏普比率越高表明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可以獲得超額回報率越高績效表現越好。舉例說明:假設現在有兩個投資者,甲超額回報期望8%、標準差10%,夏普比率為0.5;乙超額回報期望5%、標準差5%,夏普比率為1。第一眼看來甲投資回報期望高,似乎機會更大。但是他少考慮了夏普比率,乙的夏普比率高意味著投資者用1個單位的“風險”能換取更多的回報期望,所以乙的回報機會更大一些。
夏普比率多少合適?
當基金預期收益為負時,夏普比率也為負,這種情況下,某些風險更大的基金其夏普比率可能會更高。因此當基金預期收益為負時,基金夏普比率并不能準確反映基金的風險系數。夏普比率為負對投資者來說意義通常很小。
一般情況下 ,只要基金夏普比率為正數,就說明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夏普比率超過1的基金極為少見,因此有投資價值的基金夏普比率一般在0到1之間。
以上就是夏普比率高好還是低好和夏普比率多少合適的內容,夏普比率負值價值通常很低。夏普比率高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