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場的股票來說,如果按照股性來分析,通常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股性活的,一種是股性死的,一種是不死不活的,面對這樣三種股性的個股,我們該如何操作?
一、股性“活”的股票。這類股票通常都具有如下特點:要么有長莊進駐;要么業績優良;要么股權特殊(有郭嘉對持股);要么有其它的炒作題材等, 所以,這類股票股性“活躍”,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往往率先啟動,從至在大盤低迷之時也會常常有所表現。股性活躍的股票在滬深兩市中 有一大批。例如近期的口罩概念、病毒檢測、芯片、5G等有關概念。毫無疑問,股性活躍股票總是最受投資者的追捧。
二、股性“死”的股票。這類股票通常有如下特點:盤子較大;業 績太差;或者群眾基礎不好等,所以這類股票股性“死”和“呆滯”, 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的表現也會慢半拍,而且表現也會一閃而過;如果大市低迷,它們更會率先下挫。股性“死”的股票在滬深兩市同樣也 有一大批,例如滬市的“鋼鐵板塊”、“有色金屬板塊”、“銀行板塊”; 深市的“地產板塊”等等。很顯然,股性“死”的股票往往遭到投資者 的冷遇。
三、介于股性“死”和“活”之間的股票,或者干脆稱為股 性“不死不活”的股票。應該說這類股票才是滬深兩市股票的主體,它 們既不會領先于大盤提前反應,也不會落后于大盤行情。通常會伴隨著市場的上漲而上漲,伴隨著市場的下跌而調整,基本是跟隨市場走勢而波動。
股票的股性除了可以概括為上述三種類型以外,有些股票,特別是 市場上的龍頭股,我們似乎還不能夠把它們股性歸結為“活”、“死” 或者“不死不活”。對于市場上的龍頭股以及長期“熱門股”的股性,投資者還有必要了解得更多一點。
那么,投資者如何針對不同股性的股票采取正確的投資策略呢?我們認為大體有這樣幾點值得投資者注意:
第一,投資者應當投資自己所熟悉和了解的股票,這樣對于股性可 以有更深的認識。
第二,針對不同股性的股票制定不同的投資策略。
對于股性“活躍”的股票,投資者應當敢于逢低買入并長期持有。 只要你買入的這類股票不是在天價買入的,即使套牢也不用擔心,因為 你可能隨時有“解放”并獲利的機會的。
對于股性“死”的股票,投資后確實應當少碰為佳。因為這類股票 一旦套牢,等待“解放”的時間將十分漫長。在這一點上,投資者主要 是克服“檢便宜貨”心理,因為這類股票,價位通常是十分“便宜”的。
對于股性“不死不活”的股票,投資者也應當有足夠的耐心與嚴格 的紀律,因為這類股票-年中表現機會畢竟也是有限的。理想的投資策 略是在底部區域買入,逢高堅決出貨,不能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第三,投資者還應當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分析問題。
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廣大投資者素質和技巧的不斷提高, 很多股票的股性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筆者注意到,一些本來股性“死”的股票,正在“活”起來,有的 甚至已經“活”起來了。譬如近期的服裝紡織板塊就是長期弱勢的板塊,但是由于YQ卻表現的非常活躍。再加上近期新概念更是層出不窮,那么這樣的板塊也是不在少數。
我們也注意到,一些股性曾經十分活躍的股票由于諸多原因正變得 “死”起來。譬如紅極一時的影視動漫板塊。
總之,面對上述這些情況,投資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眼光 加以看待、分析,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