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盛基金:關注周期行業細分龍頭企業
展望2018年,以煤炭行業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依然會有較大的投資機會,投資的主要方向在于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帶來細分行業龍頭的機會。原因有二,一是從深化改革的角度,上游周期品的價格仍然能夠維持在近三年的高位,上市公司的業績改善從利潤表修復到了現金流量表,現金流改善后擴大資本開支,增加先進產能的釋放將帶來龍頭公司業績的持續改善,而且相關公司估值基本都處在歷史低位;二是從宏觀政策層面看,維持經濟新常態,需要供給側改革持續發力,這是扭轉重化工業存量資產效率低下的根本方法,也是最有效的直接手段。
2018年,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加速將有效提升龍頭企業市場份額,行業格局由散亂逐漸演變為寡頭壟斷,使行業龍頭企業直接受益。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細分周期行業的龍頭企業,一起分享穿越周期的紅利。
諾德基金:抓住價值股和成長股機會
對于2018年的投資機會,價值股和成長股均有機會,主要把握三大方向的投資機會。
首先,對于高景氣持續業績增長確定的白馬股,如白酒、家電等,在2017年有較大漲幅的情況下仍會有所表現,但收益空間會較2017年減小。
其次,對于低估值的板塊,比如地產股、航空股等,更多的是補漲的邏輯。地產股的估值從不到10倍已經修復到了10倍左右,未來還有一定的修復空間。就航空股而言,這輪航空股上漲主要基于客座率高企、票價提升的邏輯。但郝旭東認為,隨著油價上漲,航空股的成本也在上升,因此航空股的業績可能不會達到市場預期的那么高。此外,郝旭東還看好銀行股的投資機會,尤其是資產質量更好的四大行。
最后,一些此前已經率先調整的大市值個股的股價有望回到前期高點。此外,一些市場關注度較低的成長股也有望出現跌出來的機會。在其看來,經過近兩年的調整,一些優質成長股的PE已經回落到2018年20倍左右。比如,電子、軟件、傳媒及環保板塊中會出現一些個股機會,考慮其所處行業的景氣度及其較高的內生性業績增長,這類股票已經逐步具備配置價值。
匯豐晉信基金:熱情中保持一份理性
短期看滬指已經超漲,反映在交易面就是漲幅和量都在萎縮。不過中長期看,大盤已經突破60日線,或進入一段多頭趨勢。市場結構也出現一定變化,中小板放量突破60日線,或開始進入多頭空間。由于其估值目前處于歷史低位,從空間修復上有一定動力。板塊方面,出現了除權重、消費白馬以外的新熱點。不論區塊鏈、燃氣、芯片上漲的持續性如何,可以看到的是之前熱點模糊、輪換過快的趨勢出現了一定改觀。但操作上,在流動性仍偏緊的大背景下,短期上攻態勢仍是有分化地震蕩上行,題材轉換也依舊較快。2017年12月29日以來,全部A股中有66%實現上漲,而上周全周/周五當日的行情中,上漲的個股數量為全部A股的35%/33%,動能出現分化。所以目前,還是堅持分化行情、強者恒強的主要邏輯,謹慎對待弱勢板塊。
近期市場在所謂“春季躁動”下資金表現非;钴S,且明顯地看到一些增量資金的入場。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監管的文件在密集落地的過程之中,目前這些監管的影響沒有完全被市場預期,而資金推動的躁動熱情還在,但是需要在熱情中保持一份理性,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