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制度解讀
制度一:會員制度
會員制度是國際期貨市場普遍采用的制度,它為期貨交易所有效控制與化解風險提供了制度保證。我國期貨市場同樣采取會員制度,會員組織體制是一種非營利性組織體制,它的目的主要為會員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和相關服務。會員交易制度是只允許會員進行交易的制度,非會員必須委托會員代為交易。
在期貨實際投資中,期貨經紀公司就是會員,廣大非會員投資者只能委托期貨經紀公司代為交易。
制度二: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制度是對所有的期貨價格漲跌進行限制,不會讓投資者瞬間成為暴發戶,同樣也不會讓投資者轉眼就一無所有。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中的漲跌停板幅度可以變化,不同期貨的漲跌停板幅度也是不同的,一般在3%~10%之間,而股市中固定在10%。
制度三:保證金制度
期貨交易時,需要根據不同期貨品種繳納不同的保證金,保證金分為交易保證金和結算準備金。一般來說,保證金是指會員在交易所專用結算賬戶中確保合約履行的資金,這些資金合約生效即被占用。當交易成功后,交易所按照持倉合約價值的比率向交易雙方收取一定的傭金。例如,投資者購買一手價值5萬元的大豆期貨,若大豆期貨的保證金按5%一手計算,那么投資者應準備2500元作為保證金。
根據投資風險的不同,每種期貨的保證金的費率都不一樣,同一種期貨也有可能根據當前風險狀況收取不同的保證金。總之,保證金會根據風險的變化而變化。
制度四:競價交易制度
競價交易制度的特征是,開市價格由集合競價形成,隨后交易系統會對投資者不斷發出的交易指令,按照價格與時間優先的順序排列,將買賣指令配對競價成交。按成交規則劃分,競價交易制度可分為連續競價制度和集合競價制度。開盤價是在開盤前5分鐘,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的基準價格,具體如圖2-1所示。
制度五:強行平倉制度
強行平倉制度是期貨市場控制風險的重要措施,其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1)國家《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其中規定:“客戶保證金不足時,應當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自行平倉。客戶未在期貨公司規定時間內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自行平倉的,期貨公司應當將該客戶的合約強行平倉,強行平倉的有關費用和發生的損失由該客戶承擔。”
(2)中金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其中指出:“強行平倉是指交易所按照有關規定對會員、客戶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3)期貨公司《期貨經紀合同》。投資者與期貨經紀公司簽訂合同時,合同上會詳細列舉強行平倉的執行條件與執行辦法。
由此可見強行平倉制度的重要性。投資者在期貨投資時應該時刻關注自己是否滿足強行平倉的條件,一旦發生強行平倉,投資者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
制度六:限倉制度
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照單邊來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交易所限倉制度的基本表現具體如圖2-2所示。
制度七:無負債制度
無負債結算即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是指每天交易結束后,交易所按照當日各個期貨合約的盈虧狀況,結算出每個合約應支出、獲得的金額。所以,期貨投資者在不賣出合約的情況下,也能將已有的收益盡收袋中。期貨交易所只對會員(期貨經紀公司)進行結算,投資者不能直接與交易所結算,只能與期貨經紀公司結算。
制度八:大戶報告制度
大戶報告制度,是指有投資者的某合約持倉投資頭寸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投機頭寸持倉限量達到一定比例之后,該大型投資者應該向交易所報告期貨資金狀況、頭寸情況等信息。期貨交易所可以根據該投資者的信息,結合市場風險狀況,調整改變持倉報告的水平,從而控制風險。這也是防止期貨被惡意操縱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