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與螺紋鋼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研究
admin
焦炭是鋼鐵冶煉中的重要原材料。當焦炭價格通過產業結構逐步傳導至最后成品時,基本占據螺紋鋼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它對螺紋鋼價格有一定影響,但其價格波動卻并不像鐵礦石那樣劇烈。2011年4月15日焦炭期貨推出后,我們可以看見,即使是焦炭期貨,其波動率也是非常低的,甚至一天之內價格的波動幅度不足20元/噸。雖然焦炭占鋼材生產成本的份額很大,但因為焦炭價格本身的波動率不大,所以其對包括螺紋鋼期貨在內的鋼材價格影響偏小。反之,則不然,鋼材價格對焦炭價格有較為明顯的引導作用(見圖3—9)。
圖3—9 二級冶金焦和上海螺紋鋼現貨價格走勢對比圖
從焦炭與鋼材的關系來看,鋼材是焦炭主要的下游行業,鋼材價格變動直接影響焦炭的價格走勢。圖3—9中數據對比表明,鋼材價格與焦炭價格周期波動存在不同步性,鋼價對焦炭價格具有牽引作用。在鋼價上漲階段,鋼鐵業的景氣足以承受較高的焦炭成本壓力,焦炭價格表現為跟漲;在鋼價下跌階段,鋼鐵業盈利能力弱化,鋼廠可能采取限產、重新議定焦炭價格或延遲付款等措施,焦炭價格表現為跟跌。
另外,從鋼鐵工業焦炭消耗的趨勢來看,隨著企業煉鐵技術的提高,焦炭占鋼材成本比例(焦比)逐步下降。單位鋼材生產對焦炭的需求呈現下降趨勢,2007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鐵平均焦比為392公斤/噸鐵,比2006年降低4公斤/噸鐵。到了2009年,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鐵平均焦比為373公斤/噸鐵,比6年前降低了52公斤/噸鐵,相當于每年減少焦炭消費量2600多萬噸。寶鋼、武鋼的煉鐵焦比分別為291公斤/噸鐵、317公斤/噸鐵,比大中型企業平均焦比低60公斤/噸鐵左右。這意味著大中型煉鐵企業降低焦比還有一定空間;中小型煉鐵企業焦比在500多公斤/噸鐵左右。由于當前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一批小高爐被關停,將減少一部分對焦炭的需求。今后幾年,如重點企業煉鐵焦比降低40公斤/噸鐵,中小煉鐵企業焦比降低80公斤/噸鐵,則每年可減少焦炭消費量2300萬噸左右。
與需求下降相反的是,當前我國焦炭產能依然在不斷擴大中。2008年全國新建投產焦爐產能已超過3000萬噸,而且還有約700萬噸左右產能的焦爐已經建成或已烘爐,只是限于市場下降而暫緩了投產。2009至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加快焦爐配套,煤炭集團焦炭產能的擴張以及獨立焦化企業的繼續做大等,預期在建和擬建有可能投產的機械化大中型焦爐產能仍高達5000萬噸左右。焦炭供需矛盾是決定價格走勢的根本因素,特別是在供過于求的不利條件下,鋼材價格的下降必將引起焦炭價格走低,從而使得大量中小焦炭企業減產、停產,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
一般情況下,作為鋼材的另一個上游原料,焦炭不同于鐵礦石,其價格的漲跌,相對滯后于鋼材價格的漲跌(通過對部分歷史價格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即無論在上漲階段還是下跌階段,焦炭價格的波動一般滯后鋼材半個月至一個月)。
螺紋鋼價格對焦炭價格具有指導和牽引的作用,其原因在于:第一,焦炭產量的90%用于高爐冶煉,因此,消費用途上的唯一性使得焦炭價格完全受制于鋼鐵行業的景氣程度。第二,焦炭的流通模式使得焦炭價格的波動缺乏主動性。一方面,鋼鐵企業的焦炭自給率較高。2009年國內焦炭全年產量為3.53億噸,據估算,其中獨立焦化廠共生產焦炭2.2億噸,鋼鐵企業自產焦炭1.33億噸左右。焦炭的商品化率達到69%,31%的焦炭是鋼鐵企業內部消化,這部分焦炭價格不具備市場性。另一方面,焦炭現貨貿易模式使得鋼鐵企業更具主動權。對于焦炭現貨市場來說,點對點直銷是最主要的貿易模式,通常買賣雙方可以就品質進行協商,交收場所大多是鋼鐵廠或焦化廠,中間貿易環節較少。在這種貿易模式中,鋼廠的強勢地位使得69%進入市場化流通的焦炭也大多受制于鋼廠的定價。第三,價格傳導機制使得焦炭價格波動滯后。鋼價的漲跌影響到鋼廠的利潤空間,利潤空間的大小決定了鋼廠對于焦炭等原料的需求情況,進而左右了焦炭價格。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如果投資者錯過了買螺紋鋼期貨的機會,也可以經過一定分析,選擇在焦炭期貨上進行操作,同時也可以進行螺紋鋼期貨和焦炭期貨的套利操作。但是如果因為焦炭(期貨)價格上漲而判斷鋼材價格將上漲,買漲螺紋鋼期貨,那么一般情況下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