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估值法(市盈增長比率估值法) 附案例(必看)
2024-06-28 17:15
來源:未知
作者: admin
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
-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格雷厄姆網微信
在線咨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客服
價值投資就是用五塊錢買入價值十塊錢的股票。但只有當我們知道這只股票的價值是十塊錢的時候,才敢用五元去購買。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PEG估值法(市盈增長比率估值法)。
基本面分析可歸結為“評估價值,低買高賣”,當股價明顯低于“內在價值”的時候,便屬于價值投資的范疇。所以怎樣給股票估值是基本面分析的核心。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 PEG指標是Jim Slater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當時他在選股的時候就是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增長速度又是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其計算公式是: 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PEG通常越小越好,有些投資者要求股票PEG小于1。
PE市盈率估值法的局限與PEG估值法
市盈率代表這只股票收回投資成本所需要的時間,市盈率=10表示這只股票的投資回收期是10年。但是有的股票的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并可達到百倍以上,比如績優股茅臺的市盈率也不過32倍,再用市盈率給它估值就不合適。運用PEG的關鍵之一是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估。
PEG估值法(市盈增長比率估值法)真實案例:《我的第一只五倍股》
2011年11月7日,京新藥業以18.3元/股進行非公開增發2400萬股,然而在2012年的1月和2月,京新藥業卻在兩個月內下跌了40%,股價跌破增發價,最低跌到11.29元。按照我的估值體系進行了分析后,認為京新藥業完全符合我的好行業、好企業的選股原則,而買點在破發后也符合了好價格原則。于是,在2012年2月以12.5元的價格(復權價為25元)果斷買入,買入時的PEG指標僅為0.4左右,市值僅為16億元左右,感覺該股明顯被低估,好便宜(盡管市盈率為60倍,待會再說它的市盈率)。該股買入后一直持有至今。2015年8月18日,該股創出歷史新高的31.3元(復權價為131元),市值達到70億元,自買入該股后收益最高達到了5.2倍,持有時間為3年半。
在持有過程中,該股也出現了幾次大跌,讓我資產損失較大,如2013年6月,該股當月下跌了26%,2014年的4季度,該股下跌了20%多,也一度想兌現收益,獲利了結,大跌時也曾恐慌,但每次我都用我的估值體系計算,尤其是用PEG指標,只要PEG低于1,就放心持有。下面是今天剛做的京新藥業的估值表:
8月25日,京新藥業出中報了,如表所示,按照中報的數據,當前PEG僅為0.6左右,估值合理,完全不必考慮到底是在牛市還是熊市。未來三年,該公司仍將保持30%左右的復合增長率,對應PEG分別為0.91、0.76、0.59,可以放心持有,在如此高的增長率下,未來市值達到200億元不是沒有可能,屆時,該股將能給我創造10多倍的收益。
下面解釋下它的PE,如不是用PEG指標而是用PE,那是不可想象的,我就會錯過該股,因為京新藥業在我買入時的PE高達60倍,三年下來,該股PE也基本上沒有低于過50倍。所以,僅僅使用PE是有可能誤導你的判斷的,對于成長股,PEG指標更適合。關于PEG的使用,有時間我會另文發布。
通過自己持有京新藥業的列子,堅定了自己挖掘小盤成長股的思路和信念,也證實了三好原則的實用性,我手中持有的其它幾只股票都是用該原則選取出來的,基本全倉穿越了本次股災,這幾只股雖收益率比不上京新藥業,卻也遠遠跑贏大盤。
廣告
熱門搜索
相關文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