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股票價值投資 股票價值投資核心注意先點
1.商業經濟規律決定商業前景
因為偉大企業是那些具有長期商業競爭能力的企業,雖然商業經濟環境具有不確定的特點,我們也無法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做出準確的推斷,但偉大企業所具備的長期商業競爭能力可以使其在未來不確定的商業經濟環境中打敗其他的商業競爭對手而脫穎而出。所以,當我們面對未來不確定的經濟環境而進行投資時,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呢?我們還是看一下巴菲特的告誡:
“這當然是股市秘笈存在的價值,但就我個人的看法,投資成功不是靠晦澀難解的公式、計算機運算或是股票行情板上股票上下的跳動,相反,投資人要能成功,唯有憑借著優異的商業判斷同時避免自己的想法、行為,受到容易煽動人心的市場情緒所影響。”(摘自巴菲特1987年致股東的信)
很明顯,巴菲特沒有被世俗的獲利偏見所蒙蔽,而是旗幟鮮明地教導我們憑借著優異的商業判斷去做出自己正確的投資決策。
2.商業運營的自然優勢力量決定偉大企業的確定性未來
商業經濟的運行自有其獨特的規律可循,投資就是對這種商業經濟規律的認識和順應,借助商業經濟規律的自然力量來達到財富創造增值的結果,所以巴菲特繼續教導我們價值投資的真諦:
“追隨格雷厄姆的教誨,查理跟我著眼的是投資組合本身的經營成果,以此來判斷投資是否成功,而不是他們每天或是每年的股價變化,短期間市場或許會忽略一家經營成功的企業,但最后這些公司終將獲得市場的肯定,就像格雷厄姆所說:‘短期而言,股票市場是一個投票機,但長期來說,它卻是一個稱重機。’一家成功的公司重要的是內在價值能夠以穩定的速度成長才是關鍵。”(摘自巴菲特1987年致股東的信)
因此,商業經濟規律和商業特性的自然力量決定偉大企業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有確定性的美好未來。
3.讓偉大企業替你去創造財富
在網絡流傳的《巴菲特的23個秘訣答案》中,其中巴菲特對第21個問題“你最看重所投資公司的什么方面”的回答是:
“在所有的企業中,每一星期每一個月每一年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但真正重要的是找對企業。這方面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可口可樂公司。它從1919年上市到今天,并且把所有紅利再投入,你每股40美元的本金可賺大約180萬美元。我們經歷過蕭條,也經歷過戰爭,糖價也波動不定,發生過成千上萬的事,但是看好產品的前景比在股市中進進出出多賺了多少。查理·芒格叫我關注具有巨大獲利能力和成長性的大公司的特點,優秀的公司能連續20至30年保持成長,你買進以后,只要回家高枕無憂地讓企業經理們做他們的事。”(摘自《巴菲特的23個秘訣答案》)
巴菲特的觀點非常簡要清楚,如果你找對了偉大型的企業,雖然經濟環境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甚至可能遭遇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但偉大企業先天的長期商業競爭優勢所帶來的巨大獲利能力和成長性會使它打破環境給它的束縛和影響,而能夠保持20至30年連續成長,給它的投資者帶來巨額的財富增值,買進以后,你什么事都不需要再去做,只需高枕無憂地讓企業經理們替你做事,甚至比你自己更高效率地去做事,更高效率地替你去創造財富。
巴菲特給投資者描繪的是多么絢麗多彩和令人神往的財富創造秘訣圖畫啊!
其實,當我們仔細想清楚證券資本市場的本質時,就會自然得出“讓偉大企業幫你賺錢是投資證券資本市場的真諦”的結論。證券資本市場本質上就是國家提供了一個資本的自由交易平臺,交易的“標的物”是上市公司,你可以自由挑選,受國家的提倡和法律保護。但有三種情況:
(1)如果你把資本放到最有效率創造財富的一個企業里,讓最能干的人、最好的團隊、有最好文化的企業來運用,他們就會把你的資本以最有效率的運用方式去創造更多的新增財富;
(2)如果你把資本放到一般有效率的一個企業里,他們就會把你的資本以一般效率的運用方式去創造一般的新增財富;
(3)如果你把資本放到沒有效率的一個企業里,他們就會把你的資本以沒有效率的運用方式去創造財富,到頭來不但不能創造新財富,甚至還要讓你的資本賠本。
這個原理通俗易懂,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你的商業經濟的知識、經驗和智慧挑選現階段和未來最有效率創造財富的偉大企業,將你的本錢資源投資其中,你幫助它成長壯大,它幫助你賺取財富回報。
4.巴菲特的“豁然開朗”與投資理念的確立
讀到此,我們就會對于投資的本質問題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和理解,我們也可以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概括為“以偉大企業經營前景為核心”的投資方法。巴菲特在介紹自己的投資經驗時說:
“我六七歲就開始對股票感興趣,在11歲時買了第一只股票。開始我沉迷于對圖線、成交量等各種技術指標的研究。然后在我還是19歲的時候,幸運地拿起了格雷厄姆的書。書里說,你買的不是那整日里上下起伏的股票標記,你買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這是格雷厄姆教給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自從我開始這么來考慮問題后,一切都豁然開朗。就這么簡單。”(摘自巴菲特于1998年在佛羅里達大學的演講)
你看,巴菲特為了讓人們真正理解買賣股票和投資企業的區別,把自己從開始到后來的投資理念的改變歷史袒露給大家,不但自己說,而且把他的老師,世界上公認的第一位寫出《證券分析》偉大著作的投資家格雷厄姆老先生的話都搬出來了,這當然非同小可,不能等閑視之。這說明“以偉大企業為中心”的投資理念的極端重要性,尤其是“股神”巴菲特最后的一句“自從我開始這么來考慮問題后,一切都豁然開朗”給投資人以振聾發聵的醒神作用。
5.“以偉大企業前景為核心”的投資理念是理解價值投資本質的總綱
我要說,“以偉大企業經營前景為核心”的投資理念決不是無關緊要的字面游戲,它是理解價值投資本質含義的總綱、總鑰匙,你必須從內心深處完全理解和接受這種投資理念,在這種投資理念總綱指導下的投資,才能像巴菲特那樣,“在與市場先生的盲棋比賽中”長期勝出。這就好像是打魚撒網一樣,你必須牢牢抓住魚網的“綱”,控制魚網的“綱”而將魚網的網“目”鋪開,網“目”落水的面積才能達到最大,撈取的魚才可能最多。
6.偉大企業是個“綱”,“綱”舉才能“目”張
通讀巴菲特每一年的致股東信,自始至終都是在貫徹以偉大企業經濟價值前景為主線的投資哲學,而對股價的波動則持非常理智的態度:
“每當查理跟我為波克希爾買進股票,我們采取的態度就好像是我們買下的是一家私人企業一樣,我們著重于這家公司的經濟前景、經營階層以及我們支付的價格,只要能夠預期這家公司的經濟價值能夠穩定地增加,我們愿意持有這些股份,在投資時我們從不把自己當做是市場的分析師、總體經濟分析師或是證券分析師,而是企業的分析師。”(摘自巴菲特1987年致股東的信)
講政治時最好少上綱上線,否則便可能成為扣帽子、打棍子。而講投資時,尤其是講價值投資時,就必須先上這個“綱”,否則就會得不到投資的要領,也就很難理解巴菲特價值投資法的核心精髓和很好地理解股東信的內涵,因為巴菲特價值投資法的所有延伸,以及巴菲特致股東信的精粹,都是圍繞“偉大企業的經濟前景”這個投資的“綱”而展開的。一句話:偉大企業是個“綱”,“綱”舉才能“目”張。投資者若想長久勝出,就必須把“偉大企業”這個綱抓對抓牢,永不松手。
在“以偉大企業經營前景為核心”的投資理念總綱的戰略問題解決后,我們也需要對總綱戰略進行具體解釋和戰術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