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股票市場的波動程度
admin
通過檢驗各主要股指的看漲及看跌期權價格,我們可以確定市場的波動程度,這也稱為隱含波動性,199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引入了CBOE波動率指數,也稱VIX指數或VIX,該指數的計算依據是標準普爾500股指期權的實際價格,計算期可以回溯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圖19-5顯示的是VIX指數自1986年以來的周變動狀況。
在短期內,VIX指數與股市價格水平之間呈現出很強的負相關性。市場下跌時,投資者愿意為規避股市下跌風險支付較高的價格,他們會購買看跌期權,VIX指數會因此上升。市場上漲時,投資者會重拾對市場的信心,他們不太擔心市場下跌,VIX指數會因此下降。
這一相關性看起來有些令人莫名其妙,因為投資者往往是在股價較高時尋求更多的保護。對VIX指數走勢的一種解釋是,歷史上熊市的波動率要高于牛市,因此股市下跌時會導致VIX指數上升。但還有一種說法解釋力更強,即投資者的信心變化會改變投資者買入看跌期權實施對沖的意愿。隨著看跌期權的價格逐漸上漲,出售看跌期權的套利者會通過出售股票來進行對沖,致使股票價格下跌。而當投資者對股票投資信心十足時,股價也因此而上漲。

圖19-5 波動率指數(VIX)(1986~2012年)
20世紀90年代初期及中期,VIX指數一直在10~20點范圍內低位徘徊。但是,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VIX指數漲至20~30點這一區間。VIX指數有三次進入40~50點這一尖峰區間,這三次分別為:1987年10月對港元的狙擊導致道瓊斯指數暴跌550點;1998年8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再就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后的一個周內的股市暴跌。VIX指數在1987年股災之后高達90點,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后曾短時間內觸及這一點位。在希臘及西班牙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之后,VIX指數再次飆升。VIX指數在1993年12月跌至8.89點,創下歷史新低。
近年來,對短線投資者來說,在VIX指數高漲時買入并在VIX指數走低時賣出已經成為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但我們都知道,在市場走低時買入并在市場走高時賣出。問題在于多高才算高,多低才算低呢?比方說,在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這一天,VIX指數漲至40點,很多投資者可能已經禁不住誘惑,開始進場買入股票了。然而,這些投資這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天里陷入滅頂之災,因為股市在星期一崩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