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高開漲停是什么原因?
admin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高開漲停作為一個非常特殊的技術特征,完全是由主力機構操縱股價行為的結果導致的。
高開漲停時的主力操盤行為有以下判斷結論:
(1)在股價底部建倉階段,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突擊拉高建倉。如果向上攻擊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純粹試盤性攻擊建倉行為。
(2)在股價拉升階段初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欲加速發力上攻,以脫離建倉成本區。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基本控盤,主力直接用巨量大單將股價封在漲停位置,不給跟風盤任何機會。
(3)在股價拉升階段中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操盤計劃進行順利,繼續發力上攻,股價加速上漲。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說明主力基本控盤,盤中還未大規模出貨。
(4)在股價拉升階段末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欲大量出貨進行的誘多性攻擊,股價將完成最后的加速上漲。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基本控盤,盤中出貨量較少。
(5)在股價做頭階段初、中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欲大量出貨進行的誘多性攻擊,股價將完成最后的震蕩盤升,有可能會創新高,形成第二個或第三個頭部。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基本控盤,出貨量較少。如果當日放量(量比3倍以上)攻擊,換手率5%以上,則是主力在漲停板位置反復開板,并投入部分資金對敲滾動操作大量出貨,因此,盤中漲停是誘多特征,目的是吸引大量短線跟風資金進場。
(6)在股價做頭階段末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欲完成最后出貨計劃進行的誘多性攻擊,股價將完成最后的震蕩盤升,有可能會創新高,形成最后一個頭部。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已經基本完成總倉位60%以上的出貨計劃,因此漲幅有限。如果當日放量(量比3倍以上)攻擊,換手率10%以上,則是主力在漲停板位置反復開板,并投入部分資金對敲滾動操作大量出貨,盤中漲停是誘多特征,目的是吸引大量短線跟風資金進場。
(7)在股價下跌階段初、中期,如果當日股價高開漲停,則是主力進行最后出貨行為的誘多性攻擊,股價將在頭部平臺之附近遇阻而回落。如果當日量能沒有有效放大,則是主力控盤量較大,股價還將反復震蕩,因此漲幅空間有限。如果當日放量(量比3倍以上)攻擊,換手率10%以上,則是主力在漲停板位置反復開板,并投入部分資金對敲滾動操作大量出貨,盤中漲停是誘多特征,目的是吸引大量短線跟風資金進場。
高開漲停時的臨盤操盤策略:
高開漲停是一種極強勢的股價技術特征,因此,臨盤具有巨大的實戰操作價值。但由于股價所處的階段位置不同,在操作上必須靈活應對。
(1)在股價底部建倉階段,當日股價高開漲停。臨盤則要觀察股價是否處在經過一輪大跌之后的階段性底部。如果是,則說明已經有主力開始光顧了,應密切關注該股的動靜,短線機會已經來臨,隨時準備介入操作。盤后,尋盤中低點買入。
(3)在股價拉升階段中期,當日股價高開漲停。臨盤要觀察股價是否處在突破30日和60日均線后的上升通道中。如果是,則說明主力在按計劃進行波段性拉高操盤,當天漲停是加速特征,可以在漲停位置排隊掛單買入,盤中開板就是機會。
(4)在股價拉升階段末期,當日股價高開漲停。臨盤要觀察股價是否已經完成了一輪大波段漲幅,熊市30%以上,牛市60%以上。如果是,則不可追漲。股價加速后即將見頂,只有短線機會,追漲風險較大。
(5)在股價做頭階段初、中期,當日股價高開漲停。臨盤要觀察股價是否處在60分鐘技術系統的低位,如KDJ指標在50以下金叉。如果是,臨盤則可以考慮在漲停位置排隊掛單買入,但只有短線機會。
(6)在股價做頭階段末期,當日股價高開漲停。臨盤也要觀察股價是否處在60分鐘技術系統的低位,如KDJ指標在50以下金叉。如果是,臨盤則可以考慮在漲停位置排隊掛單買入,但只有短線機會。通常情況下,這種短線機會較小,因此,建議還是以觀望為主。
(7)在股價下跌階段初、中期,當日股價高開漲停。這是股價超跌反彈的結果,主力是在完成最后的出貨計劃。此時買入風險較大,臨盤應以觀望為主。
開盤放量上沖的背后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種情況:某股在開盤后突然出現急速的放量上攻,往往半個小時甚至15分鐘的成交量就要超過平常一天的成交量。
對此有一種明確的說法:放量跟進。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對于任何股票來說,拋盤每天都會有,而且上漲后拋盤會更大。所以股價上漲的話,成交量自然是會放大的。但這里所說的放大并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概念,比如大勢走好的中期背景,或者個股基本面的長期利好,等等。如果在個股的基本面上沒有任何消息,大盤的走勢也比較平穩甚至下跌的情況下,開盤后就放量上攻,那就不能輕言“放量跟進”了。
如果完全放棄類似“放量跟進”之類的個人主觀意愿而進行客觀分析的話,我們就會對這種情況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假設基本面和大盤都比較平靜,那么開盤后的一小段時間里成交量仍然應該是非常小的,現在突然出現放得很大的成交量,明顯是不正常的,一般來說這其中大部分的成交只能是主力之類的投資人在運作。
可能性有兩種:主力想往上做,或者是想出貨。
既然想往上做,那么為什么還要自買自拋呢?就是沖著“放量跟進”這句話來的,想吸引市場的注意力,吸引市場參與。道理很簡單:主力已經不愿意再增加籌碼了。
在大盤盤整甚至下跌的途中要想不增加籌碼而拉高股價是職業操盤手的最高境界,因此盡管有如此招數,但主力最后的結果仍以失敗居多。實際上在短暫的放量上沖以后股價馬上就被打回原地的例子并不少見。因此想短線跟莊的話,絕對不能在這種時候。
對于主力來說,這一招的目的往往是為了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拋盤起到一種威懾的作用。
股價的上升有三種原因:市場買盤推進、主力買進推高和市場拋盤減少。主力在大部分情況下面對的就是拋盤。對于手拿拋單的投資人來說,一旦股價漲上去以后就會把心里預期的賣出價提高,從而相對減少市場的拋壓。因此主力要把股價打高。
為了盡可能地少增加籌碼,主力只有在一天中交易最清淡的時候往上打。閉著眼睛想一下就知道,開盤以后就是最好的時段。
盡管盤中經常會看到主力運用這種招數,但其實要達到這個目的并不一定要放很大的量。關鍵是股價上去以后不能很快就掉下來,這才是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