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企業投資法則 巴菲特選股標準
一、巴菲特企業投入法則概述
在巴菲特的投入哲學里,最明顯的特色是他清楚地了解到,擁有股份就是擁有那家企業,而不是只擁有一張紙。他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企業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入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投入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為了確保投入取得成功,巴菲特從企業及其經營經營經營管理、財務和市場四個方面對所要投入的企業的入選條件做了嚴格務實的規范,這就是著名的巴菲特企業投入法則。這一法則就像一個護身符,為巴菲特平安出入投入市場提給了有力的保障。
巴菲特的投入法則非常簡單。首先,不理會股價每日的漲跌;其次,不去擔心總體經濟情勢的變化;再者,以買下一家企業的心態投入而非投入股票,也就是運用企業投入法則實行投入。
二、巴菲特企業投入法則的原則
企業投入法則緊要有四大原則,即:企業原則、經營原則、財務原則、市場原則。
1、企業原則
(1)這家企業是簡單而且可以了解的嗎?
(2)這家企業的營運歷史是否穩定?
(3)這家企業長期進展前景是否被看好?
2、經營原則
(1)經營者是否理性?
(2)經營者對他的股東是否誠實坦白?
(3)經營者是否會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
3、財務原則
(1)把重點集中在股權收益率(ROE),而非每股盈余。
(3)尋找高毛利率的企業。
4、市場原則
(1)這家企業的價值是什么?
(2)這家企業是否能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亦即取得安全邊際)?
三、巴菲特選股標準
由于巴菲特的原則中,部分是無法量化的,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只能選取可數量化的原則,方式如下:
1、最近年度股權收益率>平均值(市場及產業)
股權收益率=最近年度稅后盈余股東權益×100%
2、5年平均股權收益率>15%
產業平均股權收益率=產業內個股股權收益率加總個股個數×100%
市場平均股權收益率=所有上市股權收益率加總個股個數×100%
3、最近年度毛利率>產業平均值
毛利率=最近4季毛利總和最近4季營收總和×100%
產業平均毛利率=產業內個股毛利率加總產業內個股個數×100%
4、7年內市值增加值÷7年內保留盈余增加值>1
7年內市值增加值=目前市值-7年前市值
保留盈余增加值=過去28季稅后盈余總和-過去28季現金股利發放總額
目前市值=最近股價×流通在外發行股數
7年前市值=7年前股價×7年前流通在外發行股數
5、最近年度自由現金流量÷7年前自由現金流量-1≥1
最近年度自由現金流量=最近年度稅后純益+最近年度折舊費用-最近年度資本支出
7年前自由現金流量=7年前稅后純益+7年前折舊費用-7年前資本支出
6、市值÷10年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值<1
市值=目前市值
10年自由現金流量折現值=自由現金流量現值總和+殘值現值
四、巴菲特企業投入法則使用注意事項
由于巴菲特的方式中,常以產業的比較作為是否投入該企業的標準,因此建議大家在選取時須注意,選取的范圍大小;另在比較每1元保留盈余是否創造超過1元的市場價值時,由于牽涉到企業上市年限是否夠久,因此,上市不到7年的企業將被剔除;在最后階段計算股東盈余折現時,可采用巴菲特使用的二階段折現模型,第一階段成長率預設為15%,第二階段成長率為5%、貼現率預設為9%。
以上內容就是巴菲特企業投資法則 巴菲特選股標準的解讀,更多巴菲特選股標準相關的知識在東方銅牛網股票欄目巴菲特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