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期貨與白糖現貨貿易之間相互影響情況
admin
(一)對現貨市場貿易的影響
推出白糖期貨交易會對白糖現貨市場帶來一定影響。由于現貨交易存在質量、誠信等多種問題,期貨交易又在資金、投機等方面存在優勢,因而一部分貿易流通企業會將重心由現貨交易轉向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的推出會引起白糖定價模式的改變。白糖期貨沒有上市以前,白糖價格是由制糖企業決定,市場調節。這種定價方式主觀性強,不能完全反映市場供求情況。進行期貨交易,實行期貨定價,制糖企業跟隨,現貨市場調節,期貨價格將直接左右現貨市場價格,現貨市場價格將圍繞期貨價格而上下波動。不過,到目前為止,白糖期貨價格還不能完全實現期貨定價,制糖企業的主動定價以及食糖現貨電子批發市場的價格仍然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白糖期貨參與者會逐漸增加,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影響將會越來越大。
由于期貨交易真正交割的機會相對于現貨市場交易量有較大差距,現貨貿易仍是主流。但隨著期貨交割制度的不斷完善,期貨交割也會具有很大潛力。
(二)對食糖電子現貨批發市場貿易的影響
在白糖期貨沒有上市之前,廣大食糖相關企業強烈的套期保值需求催生了能提供遠期交易的食糖電子現貨批發市場,它為食糖相關企業在價格波動的市場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避險工具,通過遠期合同的交易,也能達到鎖定成本或收益、規避市場風險的效果。
白糖期貨的推出對現有的食糖電子現貨批發市場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取代后者。國內,目前也有不少類似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比如吉林的玉米、上海的鋼鐵、海南的橡膠、浙江的蠶絲等商品都設有電子批發市場。這些市場的存在和發展有其必要性,是對現貨市場的一個有益補充,在調節現貨供求、促進商品流通方面發揮了有效的作用。
期貨和電子批發市場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是相輔相成的發展關系。白糖期貨的推出說明市場具有強烈的規避風險需求,而電子批發市場與期貨市場有著不同的定位和服務。電子批發市場主要針對行業內部,其專業性和區域性強,參與主體也是業內企業,對食糖市場均相當熟悉,投機程度較小,因而參與此類交易的風險也較期貨要低。
(三)白糖期貨為食糖流通貿易提供了新的運作空間
中國的食糖貿易流通渠道相對分散,在白糖期貨未上市之前,主要通過眾多的流通企業進行銷售。在流通市場上我國銷售食糖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企業直銷;二是由流通企業通過流通環節銷售;三是通過電子批發市場銷售。通過流通環節銷售,在交易過程中存在著預付款訂貨、賒銷等結算方式,隱含著較大的交易和價格風險,需要期貨市場來規避。能夠通過參與期貨交易套期保值,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是食糖現貨貿易流通企業的共同愿望。白糖期貨上市后,不僅提供了套期保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功能,同時通過期貨市場可以進行實物交割,更拓展了食糖流通貿易的方式,提供了新的運作空間。
(四)食糖流通貿易群體出現分化
白糖期貨的推行將會造成食糖貿易商群體出現分化,一些實力雄厚、決策正確的貿易企業充分利用白糖期貨獲得豐厚盈利,可能會將經營重點逐步轉向期貨市場;一些注重穩定的貿易企業,特別是食糖生產企業,則可能繼續從事現貨貿易,其中擁有生產資源的食糖生產企業及其代理商通過運用期貨套期保值,仍然會獲得豐厚的收益;另一些貿易商則有可能選擇風險稍低的電子批發市場,或游離于三者之間,也有可能獲得可觀的盈利。
總之,白糖期貨市場會對目前的現貨市場和食糖電子批發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三者之間的互動會有一個過程。從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的形態來看,現貨市場、電子批發市場和期貨市場共同發展、相互促進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由于期貨市場價格的權威性及交割的便利性,會逐漸在流通貿易中占據主流地位,與電子批發市場及現貨市場相輔相成,這也將是未來食糖流通貿易的發展趨勢。相關企業了解這些影響有利于把握現貨市場的發展,規劃企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