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抄底時選擇什么樣的股票呢?
admin
1.政策面受益程度
中國股市具有政策市特征,個股的很多大機會要受到政策面影響,所以投資者在判斷大盤見底后,接下來選擇個股,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哪些板塊個股受益。一般情況下,如果受益板塊技術面與政策面形成共振,個股就能迎來大機會。
何為政策面與技術面共振?就是當個股在技術上見底或已經初步確立上漲趨勢時,政策恰到好處地刺激這些股票進入良好的預期循環軌道。投資者看到股價上漲形成的上升趨勢,同時受到政策利好的刺激會增強投資信心,資金隨即流入致股價上漲,這就形成政策面與技術面的共振,這樣的共振往往能夠起到催化股價上漲的作用。
例如,2008年11月,國家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大盤隨即見底,其中受益的是基礎建設板塊,如鐵路建設、路橋建設、公路建設、水泥等板塊,這些板塊個股均受益于國家的經濟刺激計劃,這就是政策的影響力。如下圖所示的是中國鐵建(601186)的日K線圖,從11月5日到11月27日,短短13個交易日,股價從7.65元上漲到11.08,上漲幅度高達44.8%。
2.資金面關注程度
資金追逐的股票,一定是未來盈利預期、未來發展空間預期不錯的股票。例如,政策給出的行業發展空間、新的科學發明對未來生活的改變預期、新的生產技術給未來生產效率帶來的預期、新的產品給未來盈利帶來的預期等。資金逐利、逐預期是其永遠不會改變的本質。
根據資金主力逐預期的本質,投資者可以尋找這些預期,尋找到未來的利益空間。另外,被資金關注的股票,一定會在盤面上顯示出來,投資者可以通過技術判斷來確認股票的發展趨勢,一旦確認股價見底,就可以果斷介入。
3.個股本身概念情況
概念,也稱為題材,好聽一點叫預期,難聽一點叫噱頭。但無論如何,一個概念預期對股市有莫大的刺激作用。根據多年實戰經驗,A股市場特別喜歡炒作概念,有些概念根本就是胡編亂造的噱頭,雖無實際意義,但操作股票卻有獲利機會。只是,操作這種股票要有足夠的技術和經驗。
一支股票或一個板塊,如果對市場有潛在的概念預期,投資者就應該關注這樣的預期何時會激起資金的炒作熱情吸引更多投資者介入。只要本身概念足并且沒有被消化,就有投機的機會,特別是當市場見底時,之前那些跌幅越大的概念股,反彈的力度越強。
下圖是具有創投概念的力合股份(000532)在周K線圖。該股在大盤見底后,股價從3.16元漲至最高17元,漲幅高達500%,是同期大盤漲幅的5倍。不過在之前的大跌行情,該股跌幅也極其兇狠,從29.28元一直下跌到6.16元,跌幅將近90%。
4.是否有業績改善預期
當大盤見底后,業績改善預期同樣是選擇抄底股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支股票或一個板塊受到某方面刺激,有業績大幅提升預期,那么其將會迎來上漲的機會。
5.技術面見底
任何見底,只有技術面見底,才能算是真正見底。換句話說,只有市場走出的底部才是真正的底部。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提前確認底部。作為一個投資者,在依據其他信息推理、判斷后,最終必須結合到盤面上,必須從盤面上確認行情是否見底。
大盤見底后,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個股也會先后見底。但是,有些個股真正確認底部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有些個股會大大晚于大盤見底。這就是說,當大盤見底后,我們選擇個股時,必須先確認其已經在底部,才能作出買入決策,否則任何買入都是盲目的和充滿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