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股票成交量識別股票行情頂部
admin
從理論上來講,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后放大量,是多頭能量耗盡的一個標志。不管股市后市如何演變,就某一時間段來說,做多的力量總是有限的。當股價或指數不斷依靠成交量的推動向上攀升,某一日或某幾日成交量不能再放大時,說明多方力量已經消耗待盡,此時推動股價或指數向上攀升的動力也就會隨之消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先前獲利的人為了保存自己的勝利果實,必然會進行多翻空,拋股出局。整個市場力量開始向空方傾斜,股價或指數見頂回落也就成了一種自然的趨勢。
那么怎樣才算漲高呢?根據實戰經驗可知,大盤見底回升在15%以上,大盤股離最低價有20%以上漲幅,中盤股有30%以上漲幅,小盤股有40%以上漲幅,就可以認為“漲高了”。
!提醒!
這種情況只是針對一般市場來說的。在牛市中,個股漲30%、50%、100%、200%……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投資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預測。
那么怎樣才算放大量呢?首先,放大量首推“天量”,所謂天量就是過去未曾出現過的最大成交量,出現天量意味著見頂,故有“天量天價”之說,而且這個準確率相當高。例如1999年6月上證指數見頂于1756點放出了天量,2002年6月上證指數見頂于1748點放出了天量。
放大量不一定是歷史上的天量,它可以大大小于歷史天量,但相對股市低迷時期成交量而言,可能是放大了三四倍、五六倍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可以視為放大量。根據多年實戰經驗可知,成交量不超過股價低迷時的三倍以上,就不能認為是放大量,另外,不是說放大量就一定是股價見階段性的頂部,這需要根據當時的盤面情況來定,方法是,一看成交量放大到某種程度后,股價已漲不動了,甚至出現小幅回落,二看成交量不再繼續增加反而在遞減,這時見階段性頂的可能性很大。
在弱勢行情中,大盤出現反彈,成交量放大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對此,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投資者認為成交量放大,是場外資金主動加盟的結果,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強勢市場中,成交量的持續放大,確實表明場外資金涌入市場,但在弱勢市場中,反彈放量不是場外資金加盟,而是主力在制造短期的虛假繁榮,實現反彈減倉的目的。所以在弱市反彈中看到放大量,一定要小心,要果斷出局,否則會被套在股價的半山腰上,如下圖所示的弱勢中的反彈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