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股票莊家倉位輕重的技巧
admin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來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從等式看,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后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飛彩股份1998年12月份上市,上市后長期在14元附近的平臺整理,對大盤的走勢不理不睬,為典型的莊家吸貨形態。至今年5月份共整理半年時間,長期的盤整為莊家進場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使大部分籌碼流進了莊家的倉庫。而啟動前的價位依然維持在上市時的14元附近,主力尚無任何的獲利空間,資本的本質是尋求增殖,其后必然向上拓展空間,果然后市接近翻番。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往往難以持續,近期出現大批新股短期走勢極強,市場呼聲極高、但很快即走軟的現象,例如科龍電器上市第二天即漲停,之后很快回落;哈空調上市第二天亦出現漲停,華菱管線、豐原生化、華西村這些個股亦僅有一兩天強勢。可以說,沒有經過主力充分吸籌期,行情必然難以長久,投資者對多數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數個月之后再考慮介入。
2.根據換手率來判斷
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期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全柴動力3月份以來成交放大,3、4月份成交8400萬股,換手率超過100%,而期間漲幅僅20%左右。類似的個股如津百股份6月份換手率即超過100%,當月漲幅亦僅10%左右,該股在8、9月相對弱市中表現出色。“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后于“量”的個股,等待其“奮發圖強”、“后來居上”的機會。對剛上市的新股是否值得參與,可重點關注其上市后的換手率,凱迪電力上市當日換手高達80%,大量的短線資金介入使該股在弱市中表現突出。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是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 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1998年上市后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于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基本處于調整期,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于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類似的個股如江淮動力亦一直固守17元附近的平臺,若無充分的持籌量難以抵擋“空”軍的步步緊逼。
4.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如康達爾、億安科技、南通機床、紅星宣紙等上漲過程中成交反而萎縮,這些個股后市表現有目共睹。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ST中浩莊家能把“雞毛”捧上天,關鍵在于該股流通股僅2624萬——他拿了大量籌碼,別人是無法投反對票的。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金融知識小編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