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整理圖解與使用分析
admin
“三角形整理”形態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整理形態,依據其形態特征將其分為4種: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收斂三角形和擴散三角形。
1.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一般以直角的形態出現,因而也可以稱之為直角三角形。如圖4-31所示。
當股價在某水平呈現強大的賣壓,價格從低點回升到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場的購買力十分強,股價未回至上次低點即告彈升,這種情形持續使股價隨著一條阻力水平線波動日漸收窄。若把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即可畫出一條水平阻力線;而每一個短期波動低點則可相連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這就是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的形狀與上升三角形恰好相反。
“下降三角形”形態同樣是看好和看淡雙方在某價格區域內的較量表現,然而兩種力量卻與“上升三角形”形態所顯示的情形相反。看淡的一方不斷地增強沽售壓力,股價還沒回升到上次高點便再沽出,而看好的一方堅守著某一價格的防線,使股價每回落到該水平便獲得支持。此外,這種形態的形成亦可能是有人在托價出貨,直到貨源沽清為止。
2.收斂三角形和擴散三角形
收斂三角形和擴散三角形一般以對稱形態出現,因而也可以稱之為對稱三角形或正三角形,如圖4-33所示。對稱三角形一般應有6個轉折點,這樣上下兩條直線的支撐壓力作用才能得到驗證。對稱三角形的成交量因愈來愈小的股價波動而遞減,而向上突破需要大成交量配合,向下突破則不必。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很難判斷突破的真假。
(1)股價首先從第一個短期性高點回落,但很快便被買方消化,推動價格回升。
(2)購買的力量對后市沒有太大的信心,又或是對前景感到有點猶疑,因此股價未能回升至上次高點已告掉頭,再一次下跌。
(3)在下跌的階段中,那些沽售的投資者不愿低價賤售或對前景仍存有希望,所以回落的壓力不強,股價未跌到上次的低點便已告回升,買賣雙方的觀望性爭持使股價的上下波動日漸縮窄,形成了此一形態。
專家提醒
擴散三角形也叫“喇叭形”,大多出現在頂部,為看跌形態,是頭肩頂的變形。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后下跌,然后再上升再下跌,上升的高點較上次為高,下跌的低點亦較上次的低點為低。也就是說在完成左肩與頭部之后,在右肩反彈時超越頭部的高點創出新高。
“擴散三角形”整理形態以狹窄的波動開始,然后在上下兩方擴大,把上下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可以畫出一個鏡中反照的三角形狀,也就是右肩創新高的頭肩頂。這就是“笑里藏刀”的擴散三角形。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 三角形整理圖解與使用分析 請注明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