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行情底部形態——多頭打樁
admin
首先看一看“多頭打樁”。什么叫多頭打樁?估計大家看到這個詞都會這樣問。先說件股外之事,如果要過一條河,我們怎么過去?游過去。假如我們不會游泳呢?那就只有干等。即便我們會,也很可能在途中因體力不支而被急流沖走。那該怎么過?如果這條河里面打著樁,漲水時我們可以踩著樁過去,或者讓水性好的人先打了樁,不會游泳的就可以走過去。
道理很淺顯,我們可以把它用到股市中來。股市中每天都在進行交易,各路資金就像湍湍流水,如果我們不懂水性就貿然下水,錢就打了水漂。如何在股市急流中找到機會,就需要尋找到河中所打的樁。這樣一說,大家就完全明白了。而什么是“樁”?把“樁”的概念應用到形態中去,“樁”就是大陽線。股市連續下跌,投資者信心不足,紛紛選擇拋售,此時市場如果出現了低位的大陽線,可能就是主力在低位吃貨。敢于在市場極度孱弱時大舉做多,表明主力看好后市,正在逆市收集籌碼,這往往是股價見底的信號。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股價在低位出現大陽線就一定會見底,大多單日的上漲只是“一日游”,那么當時的低位也只是相對的低位,在下跌之后該點位反而會成為高位。既然是說打樁,要成為樁,就需要經受住檢驗,并不是立根大陽線的柱子在那里就能成樁,投資者就能踩著過河,打了樁之后還要看短期能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預示底部的打樁形態,就是指股價在連續下跌后收出一根放量的大陽線,然后圍繞著大陽線盤整且股價3天內都不再跌到大陽線之下。
我們來看實例(如圖5-1所示),2010年5月24日,上證綜指在經過連續的下跌后單日大漲3.48%,此時出現低位大陽線,可能筑底,但在震蕩幾天后又跌了下來,可見此樁經不住市場洗禮,未能成功打樁。接著在2010年7月6日,上證綜指在慘烈下跌后再收出大陽線,上漲2.15%,然后繼續盤穩上攻形成底部,此處成功打樁。一同理,后來在經過調整后不同位置出現大陽線,有些成功打樁,有些未能成功打樁。如果能熟知多頭打樁的底部形態并能區分出哪些才是真的底部樁,就能抓住不同的機會,同時回避相應的市場風險,不被主力假動作欺騙而掉一入水流。
圖5-1 上證綜指日K線圖(2010.3~2010.12)
在圖5-1中的A點、D點處買股要虧錢,而在B點、C點處買股卻能賺錢。這就是利用多頭打樁識別波段底部的邏輯,而這一獲利邏輯的操作要點之一就是:一定要確認這個樁打得結實。結實與否主要是看成交量是否出現明顯的放大和此后3個交易日內股價是否能維持在大陽線即“樁”的上方,只有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作為底部買股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