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改善 經濟繼續溫和復蘇
本期產出數據符合預期。復工復產進度逐步加快,貨幣政策持續寬松給企業注入流動性,都為產業鏈復蘇和增加活力創造有利條件,產出端復蘇趨勢大概率延續。但產出端整體上行步伐仍將緩慢,并且海外市場的風險仍需注意。除需求拖累之外,海外原材料進口如果首先也將限制產出復蘇。且宏觀上看被動加庫存的跡象仍存,行業差距依然較大,僅有中游原材料和電子制造業等少數行業表現較好。我們認為經濟仍將以小步伐修復為主。
投資需求的好轉也基本符合預期。房地產投資繼續帶動總投資,同時基建投資的支持明顯增強。但房地產投資在回補前期缺失后,進一步增長并對經濟產生更強帶動的可能性小。基建投資的可控性和穩定性更好,尤其是在政府推出預算內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政策組合下,資金制約減小也是有利條件。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基建投資將有進一步加速的空間。制造業投資仍需要觀察海外需求,二季度外需大概率受挫的情況下,制造業表現可能仍偏弱。
疫情爆發后實施的嚴格防疫限制了消費,尤其是非必需品、耐用品以及服務消費。隨著限制聚集的防疫政策逐步解除,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的進一步反彈可期。而汽車等耐用品消費需求在短期釋放并回補之前受阻的需求之后,可能重回平穩增長。短期風險則在于就業壓力、收入下滑等拖累消費。長期來看,人口增速放慢、居民部門高杠桿等制約下,消費增速能否長期持續上行仍不確定,消費升級和轉型的進程仍是決定未來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
綜合來看,一季度GDP顯著回落之后,經濟開始進入從底部復蘇的階段。產出端仍是被動加庫存。從需求上看投資需求仍是主要帶動,尤其是房地產投資近期的強勢對經濟貢獻較大,另外基建投資也開始有所增長,且未來持續性可能更好。消費需求預計將會從5月開始出現明顯修復。但我們仍強調,目前海外方面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除了疫情對海外經濟打擊而影響需求之外,新一輪貿易沖突若隱若現。我們認為,當前的經濟增速回升趨勢仍將保持,但速度也不會太快,整體環境維持溫和復蘇。
工業增加值重回增長,未來仍將溫和回升
數據顯示,中國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4.9%,較前值-8.4%改善明顯,也稍強于預期的-5.4%;4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較前值-1.1%和預期1.5%強。從環比上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上升2.27%,較3月的上升33.04%漲幅收窄至接近正常水平的位置。我們通過估算得到,4月名義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0.8%,較前值-2.6%有所好轉。
分行業來看,中游原材料行業全部有所改善。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正增長幅度擴大,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接近正增長。中游制造業也出現普遍修復,其中電子制造出現正增長。下游行業中,醫藥制造業從負增長轉為持平。汽車制造業表現依然最弱,累計同比下降15%。總體上看,黑色、有色的走好顯示房地產、基建包括新基建等的帶動作用明顯。電子制造業受到國產替代以及美國對華貿易限制放松的窗口期,因此不排除有加速開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