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豆主要消費國介紹
admin
(一)中國
1997年以前中國大豆消費增幅并不顯著,很多年份徘徊不前,常年消費總量為1400萬噸左右,約占世界大豆消費總量的11%。但其后的幾年中,消費量快速提高。根據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統計,2000年國內大豆消費總量為2711萬噸,占世界消費總量17158萬噸的15.8%。到2008年國內大豆消費量為5041萬噸,占世界消費總量22144萬噸的比重提高到22.76%。10年間,中國大豆消費量增長了186%,占世界消費量的比重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2008年,中國大豆消費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大豆消費量最大的國家。2008年四大主要大豆消費國的消費比重見圖6-4。
圖6-4 2008年四大主要大豆消費國的消費比重
2008年之前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大豆消費國,美國的國內總消費量的大趨勢是逐年增加的,這和它的產量的逐年增加是相適應的,和世界對豆油和豆粕的強勁需求也是相適應的。美國近幾年的消費量穩定在4700萬噸~5200萬噸范圍內。美國國內的消費結構很簡單:食用一直為0,不過現在美國有把大豆用于食品的趨勢,但是在數據統計上沒有顯示出來;飼料、種用、損耗逐年也有相應增加,但是占總消費的比重很小,而且很穩定,一般占國內總消費的10%以內;因為美國國內消費就分兩項:壓榨和飼料、種用、損耗用途,第二項的比例穩定在10%以內,所以用于壓榨用途的大豆占總消費量也穩定在90%左右,當然隨著國內總消費量的逐年增加,國內每年的壓榨量也是逐年增加的。美國國內總消費占世界總消費量是逐年遞減的,這和它在世界大豆主產國中地位下降是相對應的,同樣美國的壓榨量占世界壓榨量的百分比也是逐年遞減的。美國2001年的國內總消費占世界的比重為27.77%,壓榨量所占比重為29.23%;到2008年時,國內的總消費占世界的比重為22.17%,壓榨量所占比重為23.43%。2001年和2008年的數據都顯示出壓榨量比重高于消費量比重的特點,這說明美國的壓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從2001年到2008年,美國在全球的相對消費比重以及相對壓榨比重都是下降趨勢。
(三)巴西
巴西的國內總消費量的大趨勢是逐年增加的,這和它的產量的逐年增加是相適應的,和世界對豆油和豆粕的強勁需求也是相適應的。國內的消費結構:食用一直為0;飼料、種用、損耗逐年也有相應增加,但是占總消費的比重很小,而且很穩定,一般占國內總消費的7%以內;因為巴西國內消費就分兩項:壓榨和飼料、種用、損耗用途,第二項的比例穩定在7%以內,所以用于壓榨用途的大豆占總消費量也穩定在93%左右,當然隨著國內總消費量的逐年增加,國內每年的壓榨量也是逐年增加的。巴西與美國相比,它的壓榨比例略高于美國,同樣國內的飼料、種用、損耗用途比例也就略低于美國。巴西國內總消費占世界總消費量是逐年遞減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和美國不同,原因是巴西進幾年來大豆出口猛增導致國內消費量減少,同樣的道理導致它的壓榨量占世界壓榨量的百分比也是逐年遞減的,巴西2008年的國內總消費占世界的比重為16.6%,壓榨量所占比重為17.92%,后者的數據大于前者表明巴西國內的壓榨比例還是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的。
(四)阿根廷
阿根廷的國內總消費量的大趨勢是逐年增加的,這和它的產量的逐年增加是相適應的,和世界對豆油和豆粕的強勁需求也是相適應的。國內的消費結構:食用一直為10000噸左右,很穩定,從1990年開始一直是這個數字;飼料、種用、損耗逐年也有相應增加,但是占總消費的比重很小,而且很穩定,一般占國內總消費的5%以內;用于壓榨用途的大豆占總消費量也穩定在95%左右,當然隨著國內總消費量的逐年增加,國內每年的壓榨量也是逐年增加的。阿根廷與巴西和美國相比,它的壓榨比例略高于美國和巴西。阿根廷進幾年來大豆產量猛增但是大豆出口同樣猛增,阿根廷2008年的國內總消費占世界的比重為14.38%,壓榨量所占比重為16.21%,后者的數據大于前者表明阿根廷國內的壓榨比例還是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