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分析之射擊之星與吊頸線 擅長炒股的你了解嗎
K線分析之射擊之星與
K線分析之射擊之星與吊頸線
射擊之星與吊頸皆出現在市場階段性頂部區域,都為見頂下跌的轉向形態。雖在上升趨勢末端出現,形態上卻恰好相反,射擊之星類似于“⊥”,吊頸類似于“T”,相反的形態卻有著相同的金蟬脫殼轉勢作用。
射擊之星指出現在上升趨勢末端的這樣一根K線,上影線較長,實體部分較小,近似于“⊥”,射箭一完成,多頭能量就衰竭了,發出可能見頂的信號,但可靠性低于黃昏之星。典型的技術表現:K線由陽線或陰線構成;實體部分較小;實體上方出現一枝箭,即長上影線,構成射箭動作。
射擊之星與倒轉錘頭在形態上如出一轍,區別在于出現區域的不同,射擊之星在上升趨勢的頂部出現,倒轉錘頭則在下跌趨勢的底部出現。
雖沒有對K線性質硬行規定,不過如為陰線的話,轉勢的可能性往往要比陽線高。典型的射擊之星要求“⊥”當日以缺口形式向上跳空高開,但這僅是理想的K線組合,實戰中并無強制要求。
由于以一根K線來研判,射擊之星為次要轉勢信號,在實戰中要結合趨勢與次交易日漲跌進行綜合研判。如果射擊之星出現在上升趨勢末端時,才具有看跌的意義;如果射擊之星出現后,次日股價向下跳空或者收出一根陰線,其轉勢向下的信號就越強。
吊頸是指出現在上升趨勢末端的這樣一根K線,下影線較長而實體部分較小,近似于“T”,通常情況下下影線長度至少應是實體部分長度的兩倍。吊頸可以由陰線或陽線構成,如果由陰線組成,表示收盤價已乏力回升至開盤價位的水平,見頂回落的可能性往往比陽線高。
吊頸與錘頭的形態也如出一轍,只不過吊頸在上升趨勢的頂部出現,屬于見頂回落的信號;錘頭則在下跌趨勢的底部出現,預示著股價可能見底回升。實戰中,如下影線越長,超過實體部分兩倍以上則見頂的可能性越大;K線為陰線則見頂的可能性也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