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生產成本與白糖期貨價格底部的關系
admin
白糖的生產成本是否能成為白糖期貨價格的底部?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我國制糖企業的白糖生產成本的構成:一是糖料作物的收購成本;二是白糖的加工成本,包括燃料動力的費用、人工費用以及各種制造費用;三是白糖生產后的各種費用,包括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這三項開支是制糖企業的基本生產成本。
因此,白糖的生產成本公式為:生產成本=甘蔗收購價×噸糖耗蔗量+生產輔助材料成本+工人工資+燃料費用+甘蔗運費+甘蔗種植扶持費,最后還要加上17%的增值稅。
白糖的生產成本與其銷售價格在正常情況下成正比關系,價格會隨著成本的增加而提高;反之,則降低。可以看出,生產成本是決定商品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而商品的銷售價格又決定了經營者的經營收入,為了能夠補償經營開支,商品銷售價格的最低界限,只能是商品的生產成本。如果商品低于成本銷售,生產中已消耗的部分就不能全部從商品的銷售價格中得到補償,長此以往,企業就會出現虧損而無法維持正常經營,甚至出現破產。
既然白糖的生產成本已經是決定白糖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那為什么還會出現銷售價格低于生產成本的情況呢?這又要從白糖的商品價值說起。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雖然生產成本是決定白糖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但最終白糖的銷售價格還要圍繞白糖的商品價值波動,而影響白糖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正是供求關系。當供求平衡時,價格就能真實反映出價值水平;當供小于求時,價格就會大于價值;而當供大于求時,價格就會小于價值。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生產成本不能成為白糖期貨價格的“底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