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出莊家機構的持倉量
admin
跟莊是投資者在股市中賺取較高利潤的不二法門,因而把握莊家持倉量也就變得格外重要,那么怎樣才能計算出莊家的持倉量呢?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應該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以上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如果控盤達不到20%,原則上是不可能坐莊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種股票的活躍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大多數莊家都是中線莊家;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于這種控盤區。一般來說控盤度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一只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的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觀。
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只股票的籌碼從流動到穩定分布是這樣的:30%是浮動籌碼,最容易流動;接下來20%是相對穩定,只有大漲或大跌時才會賣出;再下來15%的穩定部分,只有漲的時間長了才賣出;后面的15%更穩定,只有技術形態變壞了才賣出;最后20%是長期穩定,漲也不賣,跌更不賣,基本上處于死亡狀態。
所以,如果跟莊做短線,最好是跟持倉量30%左右的,如果做中線,就跟持倉量60%左右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能對莊家的持倉總量進行準確判斷。
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一般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股價處于低價位區域時,成交相當活躍、換手率很高、但股價的漲幅卻很小,一般都是屬于莊家的吸籌行為,就這方面因素來說,股價在低位區域換手率越大,表明莊家吸籌就越充分,這點也提醒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那些股價在低位落后于成交量變化的個股,它們將是下一階段機會較多的一批個股。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
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
在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量時,成交量主要是指從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那么怎樣確認莊家開始建倉呢?參考周K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D指標金叉可以認為是莊家開始建倉的標志,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周、10周、20周。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占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漲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假設某股上漲時換手200%,剛下跌時換手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其持倉量才達到40%,也就是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后再把頭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
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經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是莊家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使投資由短線變為中線。
2.吸貨時間計算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吸貨期長,莊家的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而對于一些吸貨期非常明顯的個股,可較為準確地測算莊家持倉量,其公式為:
持倉量=(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的吸貨也就越多。
例:某股周均線出現金叉,5周、10周、20周均線呈多頭排列,期間每天平均成交量為121479手。26周后計算其持倉量為:
持倉量=(130×12147900÷2)-(130×12147900÷2×50%)=39480675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