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能完全市凈率看估值?
佚名
剛在雪球上看了一個老哥控訴恒大欠傭金不還的帖子,很是感慨。
這位老哥先是炒股指期貨賠了70萬,應該大部分的錢還是借的,然后靠干工程還了大概40萬的負債。后來因為疫情的原因,工程停工了,20年就去恒大賣房去了。
老哥很努力,異地工作,一年半就回家探望過三四次,業績也很不錯,待發的傭金有二十多萬。然后趕上了恒大債務問題爆發,欠的傭金一直沒發。
真的是人倒霉了,喝涼水都塞牙。
大哥的故事充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既要靠個人奮斗,也要看歷史的趨勢。如果認知不到位,多少努力都白費。先是炒股指期貨,然后進恒大,前者是認知問題,后者是倒霉了喝水都塞牙。中間干工程能拿到工程款已經很幸運了,如果是今年干工程,按今年的形勢,只能收到一堆白條。
中國恒大港股的市凈率現在是0.2,按照某些投資大師的觀點,5毛買一塊,現在買能不能賺錢?我肯定是不敢買,我怕本金沒了。
市凈率這個指標不一定準,有些資產行情好的時候值2000億,行情不好了200億都賣不掉。如果光看市盈率市凈率就能在股市取得不錯的收益,那機構投資者還用那么多清華北大畢業的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