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趨勢轉向系統——價格波動包絡線介紹及應用
admin
近年來,國外盛行一種稱其為價格波動包絡線的操作方法。它是前面所討論通道突破概念的變形。價格波動包絡線是由拉瑞·威廉姆斯所發展,并于1983年首度對外發表。這項方法的概念是衡量整體的短期價格波動,然后在當時的收盤價附近,形成一個通道或包絡帶,并以此反映價格波動。
當市場累積足夠的動能突破此包絡帶,便順勢操作。通常來說,頭寸建立之后,應繼續持有該頭寸。當相反信號出現時,出清原有的頭寸,并建立相反方向的頭寸。這類系統每天都會衡量近期的價格波動,因此,每天的包絡均會變動。一般來說,該方法試圖始終保有某種頭寸,不論其為多頭或空頭,如此才不會錯失任何良好的走勢。在某些情況之下,當短期價格波動超過特定水準,并導致激烈的盤中震蕩時,系統會發出退場觀望的信號。
潛在的可變參數有:衡量價格波動的天數(通常為2~4天)、實際價格波幅或真實價格波幅、計算包絡大小時所使用的整體價格波動百分比(通常為60%~90%)、計算隔天包絡邊界所使用的中心點(通常為當天的收盤價,但有時候則使用其他標準)。我們用圖4-3-2來說明這些觀念。
![](/uploads/allimg/171208/1-1G20Q11122E9.png)
圖4-3-2 波動包絡線的應用
在圖4-3-2中,我們使用2日的期間,包絡大小則使用67%的真實價格區間。請注意,這是一種交易非常頻繁的系統。與本書中的任何基本系統相比,它所產生的交易筆數最多。這也是最受交易者歡迎的系統之一。
上面介紹的兩種方法本人曾經使用一個單獨的賬戶繼續交易,效果還可以,但交易非常頻繁,不太適合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