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白糖生產的周期性與白糖銷售的季節性對白糖期貨的影響
admin
(一)糖料生產的周期性
從我國食糖的生產歷史可以看出,食糖的生產大致以5~6年為一個生產周期,基本上是3年連續增產,接下來的3年連續減產。導致食糖生產產生這種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糖料種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長規律,例如甘蔗種植一次,甘蔗的宿根可以生長3年,通俗地說就是種一年收三年;二是自然災害會影響糖料生產的周期,如甘蔗在某年受到災害影響后,其宿根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三是糖料大幅度減產或增產,導致食糖價格的大幅漲跌,從而會影響第二年糖料的播種面積;四是食糖價格波動的周期性與食糖的生產的周期性相互影響。
(二)白糖銷售的季節性
我國每年有兩個食糖消費高峰期:一是元旦至春節的節日消費期;二是每年5月至8月和中秋節的夏季消費期。兩個用糖高峰期的前一個月,食品行業的大量生產用糖,導致白糖消費進入高峰期,這個時期白糖價格往往較高。而兩個消費期過后的一段時間,白糖的消費量降低,價格往往會出現回落。從圖6-4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每年的1~2月以及5~8月是一年之中銷量較大的月份。
在白糖生產周期性和銷售季節性的影響下,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價格的階段性波動在整個年度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圖6-4 2005/2006~2008/2009榨季全國食糖銷量對比圖
第一,集中生產期,時間為11月至次年的4~5月。這一時期是白糖榨季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白糖價格的波動也最為劇烈。此時影響白糖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產量,而影響產量的因素主要是糖料的種植面積和天氣。因此,產量的預期以及天氣的變化會在這一時期對白糖價格走勢產生明顯的影響。
第二,純銷售期(即用糖高峰期),時間為5~6月至8月。這一時期對白糖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是銷售進度。因為這一時期,當期榨季的白糖生產已經結束,產量也已明確,所以銷量在這一階段成為影響白糖價格的主要因素,銷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當期榨季的供求關系。
第三,新舊榨季交替階段,時間為9月至11月。這一時期白糖價格的波動主要由于新糖和陳糖之間的銜接,以及新糖和陳糖之間的價差,價格波動也較復雜。一般情況下,白糖價格會隨著生產企業生產進度的推進出現回落,但新榨季產量的預期將會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