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空頭持倉”并不一定代表看空市場
admin
對于持有大量股票現貨的套期保值者,為了鎖定風險,抵御短期市場波動,就需要在股指期貨市場上建立空頭持倉,甚至在合約到期時通過移倉來繼續保持空頭倉位,但這種空頭持倉可能恰恰是對股票市場長期看好的表現,所以投資者才不愿在一時不利的行情下通過賣出股票來回避市場風險。對于套利交易者,他們捕捉的是市場摩擦帶來的期現之間、不同期限合約之間的交易機會,會在期貨、現貨之間進行反向交易,或者在不同期限合約間進行雙向開倉,他們的空頭持倉與是否看空市場無關。對于投機交易者來說,他們關注的是市場極短時期內的走勢,絕大多數為日內交易者,會隨著市場波動頻繁轉換多空倉位,他們的空頭持倉很多時候也并非源于看空,而是一種順勢投資行為。
實際上,空頭持倉不僅不等于看空市場,很多情況下,空頭持倉還會產生實質性的“托市”效果。空頭持倉機制可以使持有大量股票的投資者在面對系統性風險時避免陷入“多殺多”的困局,大大降低了熊市和極端情況下股票現貨市場的拋盤壓力,甚至會鼓勵投資者逆市抄底,顯著增強股票市場的彈性。據統計,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至當年年底,22個推出股指期貨的市場平均跌幅為46.91%,而沒有推出股指期貨的市場平均跌幅達到63.15%,股指期貨穩定市場的作用可見一斑。
更重要的是,股指期貨空頭持倉機制還是長期資金入市的關鍵所在,正是由于有了空頭持倉這個“保險帶”“安全閥”,各類長期資金才敢于入市并長線持有股票。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美國401K計劃等各類長期資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合計13.52萬億美元,占美國股票市值的45.97%。這些長線資金的進場推動了美國資本市場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也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全球的金融老大地位。
我國的股指期貨市場誕生僅三年多,對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正在逐漸顯現,但總體上還是新生事物,在獲得社會充分肯定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懷疑之聲,市場組織者需要理性探討和反思,既要真誠回應市場關切,也要努力糾正對股指期貨市場一些概念的誤解。在這個基礎上,各方應該努力形成共識:股指期貨市場不是無關緊要的小眾市場,隨著中國經濟金融改革不斷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風險管理需求必然大幅增加,包括股指期貨市場在內的金融期貨市場建設也將關乎我國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