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下謹慎把握債市機會
受疫情影響,全球宏觀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此背景下,債市會有怎樣的投資機會?哪些細分品種值得重點關注?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應如何看待以新基建領銜的擴大消費、投資內需的一攬子方案?針對這些問題,金元順安元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繆瑋彬一一作了解答。
逆周期調節政策助力穩增長
從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來看,繆瑋彬認為,一方面,人們消費和生活習慣在一段時期內的改變,會造成內需的結構性調整;另一方面,海外疫情防控周期的拉長會對外需產生較大影響,從而給經濟增長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不過,繆瑋彬對今年后三個季度的經濟環境并不悲觀。“根據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情況,政府會采取相應的逆周期調節政策。”
在繆瑋彬看來,當前應發展和活躍資本市場,促進直接融資,降低經濟杠桿率和企業債務水平。
把握可轉債投資機會
談到如何應對目前的低利率環境,繆瑋彬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和穩增長措施的顯效,利率水平可能有所回升。即使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絕對收益也較為有限。
在應對利率風險上,繆瑋彬認為應從三方面著手。首先,逐步降低資產久期,避免過多的利率風險暴露。其次,提高資產的流動性,降低資產的流動性風險,避免未來資產調整過程中的流動性沖擊。最后,利率回升階段也可能是其他類風險資產價格的上升期,因此進行多資產類別的組合配置也是降低風險和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徑。
針對未來債市的投資機會,繆瑋彬表示,對債券市場要保持一定的謹慎心態,可以相對關注一下可轉債品種,但要注意正股的發展前景、信用狀況和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收益率水平等情況。
他同時表示,可轉債雖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工具,但也是具有一定專業性的投資品種。投資可轉債市場,切忌參與投機炒作。正股是可轉債的定價基礎之一,若可轉債漲幅大幅偏離正股價格,則可轉債成為股性品種而失去債性保護,而作為股性品種則會因過高的轉股溢價率在投資價值上遠不如直接購買正股。
“若正股未來不能上漲則存在價值回歸的可能,即使正股上漲,購買的投資收益率也遠不如購買正股,并且可能因為贖回條款而導致損失。此外,可轉債畢竟還是債券品種,進行可轉債投資仍需密切關注其信用風險,既要避免因公司經營或合規問題導致暫停上市,也要避免因回售和到期所面臨的兌付風險。” 繆瑋彬稱。
啟動新基建正當時
談到今年以來被頻繁提及的以新基建領銜的擴大消費投資內需的一攬子方案,繆瑋彬表示,任何形式的基建必須具備長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符合經濟發展需要。從當前內外需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來看,當前啟動基建穩定總需求非常必要。
他認為,傳統基建和新基建在目前的經濟建設中會長期共存。“傳統基建雖然長期投入較高,但近十年我國的城鎮化和區域經濟發展非?,這方面的基建發展空間仍然較大。而新基建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符合國家和社會的長期目標和經濟利益,目前總需求有所波動,加大新基建的投入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