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一個重要的預測工具
admin
以下是一個典型的“正常”銅市價格的例子:
3月銅 299.5
5月銅 300.15
7月銅 301.95
9月銅 303.25
12月銅 305.10
因為從某一個月到下一個月儲存銅要花費很多錢(倉儲成本、保險和利息),這就會體現在期貨價格中。然而有時候,市場會朝相反的方向運行,此時近月合約價格比遠月合約高,如下所示:
3月銅 303.5
5月銅 301.25
7月銅 300.05
9月銅 298.15
12月銅 295.95
這種情況下的市場被稱為反向市場(在倫敦,這被稱為現貨溢價或升水)。是什么導致市場反向的呢?許多情況下,反向市場之所以會產生,是商品近期內短缺的市場預期或者實際情況導致的。這有可能是由天氣引起的。舉個例子,冷天往往會推升近期天然氣的價格,或者甚至使近期的活牛合約價格上漲,因為在冷天活牛并不怎么長膘,可想而知價格會被“推升”——市場并未為此做好準備。反向也可能是由礦業罷工、政府項目、近期較大的出口需求或者一個典型的“軋空”引起的——實際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東方銅牛網http://m.515g70m.cn/最重要的是價差可以給你提供有關市場走高或走低的重要線索。
這里是我總結的一些基本法則:當多頭價差交易有效時(近月合約上漲幅度大于遠月合約),這是一個看漲的信號;當空頭價差交易有效時(近月合約下跌幅度大于遠月合約),這是一個看跌的信號。但是每個法則都有例外。舉個例子,6月份時,11月大豆價格也許正在逼近7月大豆的價格,因為即將在秋季收割的新莊稼由于干旱被燒毀了。不過,它有充足的短期供應。然而,作為一個法則,它是有效的。如果我在市場做空,但市場更適合多頭價差交易,那么我一定會認為——有些地方錯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交易提示:一定要注意價差穿越“零線”。我注意到,在很多情況下,價差“穿過零線”,強烈預示著我們所研究的商品的供需平衡即將發生變化,我的建議是追隨資金流變化。如果所討論的價差向上穿過零線,進行多頭價差交易(做多近月合約,做空遠月合約)或者做多市場。如果市場向下穿過零線,進行空頭價差交易(做空近月合約,做多遠月合約)或者做空市場。舉個例子(見圖8-29),考慮一下2003年5月糖合約與2004年3月糖合約之間的價差走勢圖。注意,走勢發生在2002年中期到2003年初(2004年合約在到期日前兩年上市)。

圖8-29 糖價差
該多頭價差交易持續有效,直到1月29日時2003年5月合約對2004年3月合約溢價達到峰值132點。當日5月糖合約收盤于822,較之前上漲了248點,相當于每手合約盈利2777美元。價差穿過零線132點,每手盈利1478美元。考慮到價差交易的保證金要低得多——此時的糖價差交易保證金只有單筆頭寸的1/3,交易三筆價差交易就能盈利50%。當然,就在那一天還難以知道這就是價差的峰值;不過,當價差開始縮窄,我們就該高度警惕了。我的經驗是:很多情況下價差走勢領先于合約價格走勢——價差走勢可能是個強有力的指標。請注意,在價差于1月29日筑頂后,糖市場仍持續上漲,合約高點在2月20日的884。當日,盡管5月合約走出新高,但價差已經開始縮窄,達到115,比峰值低17點。3月10日,價差向下突破EMA(50),5月糖價格為801。
當然,也有其他線索顯示牛市已到盡頭。比如,在牛市走勢中,未平倉量增加良好,但2月13日達到峰值,整整一周之后價格達到頂部。價格上漲而未平倉量下降,多頭價差下降,都是可以用來預測這波牛市將走到盡頭的強有力的信號。更妙的是,2月19日交易量曾激增,正好是價格達到頂部的前一天。當日,交易量達到74000手,是當年唯一一次超過70000手。高交易量往往會在趨勢轉折點出現,而且歷史上,就在牛市開始時或開始前,糖的交易量往往會增加。這天的交易量成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三高。之前的高點分別為1999年1月5日和1998年2月24日,在大型頂部都超過了80000手,市場價格達到9美分/磅以上(見圖8-30)。
順便說一下,今天投機性交易日益增強,我留意到交易量紀錄持續被打破(當下,10000多手的糖交易量相當普遍,200000多手才能稱得上激增)。

圖8-30 糖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