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選股標準的核心:找到出色的公司
巴菲特選股標準的核心就是找到出色的上市公司,既然有出色的公司,那么就有良好的與糟糕的公司,本文的重點就是按照巴菲特選股標準的核心并區分這些公司,找到出色的公司。
讓我們來看看,什么樣的公司能讓我們眼前一亮。在關注于此時,我們同樣也要探討,哪些是我們期望極力避開的企業。查理和我要尋找的公司是:
a)業務我們能理解;
b)有持續發展的潛質;
c)有可信賴有能力的管理層;
d)一個誘人的標價。
我們傾向買下整個公司,或者當管理層是我們的合伙伙伴時,至少買下80%的股份。如果控股收購的方式不可行,我們也很樂意在證券市場上簡單地買入那些出色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權,這就好比擁有“希望之鉆”的一小部分權益也好過擁有一整顆“萊茵石”(一種人造鉆石)。
巴菲特選股標準
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有一道“護城河”來保護投資獲得很好的回報。但資本主義的“動力學”使得,任何能賺去高額回報的生意“城堡”,都會受到競爭者重復不斷的攻擊。因此,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比如成為低成本提供者,象蓋可保險或好事多超市,或者擁有象可口可樂、吉利、美國運通這樣曉譽世界的強大品牌,才是企業獲得持續成功的根本。商業史中充斥著“羅馬煙火筒”般光彩炫目的公司,它們所謂的“長溝深塹”最終被證明只是幻覺,很快就被對手跨越。
我們對“持續性”的評判標準,使我們排除了許多處在發展迅速,且變化不斷行業里的公司。盡管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的破壞”對社會發展很有利,但它排除了投資的確定性。一道需要不斷重復開挖的“護城河”,最終根本就等于沒有護城河。
另外,這個標準也排除那些依靠某個偉大的管理者才能成功的企業。當然,一個令對手恐懼的CEO 對任何企業都是一筆巨大資產,在伯克希爾,我們擁有相當數量這樣的經理人。他們的能力創造出巨大的財富,這是讓一般CEO 們來運營,根本無法實現的。但是如果一個生意,依賴一個超級巨星才能產生好成效,那這個生意本身不會被認為是個好生意。一家在你們地區首席腦外科醫生領導下的醫療合伙公司,可能有著令人高興的巨大且增長的收入,但是這對它的將來說明不了什么。隨著外科醫生的離開,合伙公司的“壁壘”也一起消失,即使你不能叫出梅奧診所(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CEO 的名字,你也能計算出它的“壁壘”能持續多久。巴菲特選股標準
我們要尋找的生意,是在穩定行業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如果它的成長迅速,更好。但是即使沒有成長,那樣的生意也是值得的。我們只需簡單地把這些生意中獲得的可觀收益,去購買別處類似的企業。這里沒有什么規定說,錢是哪兒掙來的,你就必須花在哪兒。事實上,這樣的做法通常是一個錯誤:真正偉大的生意,不但能從有形資產中獲得巨大回報,而且在任何持續期內,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資,以維持其高回報率。
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夢幻般生意的原型——我們擁有的喜詩糖果公司。盒裝巧克力業的經營,一點不會讓人興奮:在美國,人均的消費量非常低而且沒有增長。許多名噪一時的品牌都已消失,并且在過去40 年中只有三個公司賺到的收益是超過象征性的。真的,我相信,盡管喜詩糖果的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很少幾個州,但卻占到整個行業將近一半的收入。巴菲特選股標準
1972 年當藍籌郵票公司買下喜詩糖果時,它年銷售1,600 萬磅的糖果。(那時查理和我控制著藍籌郵票公司,后來將其并入伯克希爾),喜詩去年的銷售額是3,100 萬磅,年增長率只有2%。然而由喜詩家族在50 多年里,建立起來的持久競爭優勢,隨后被Chuck Huggins 和Brad Kinstler繼續鞏固,給伯克希爾創造出超乎尋常的成果。
我們用2,500 萬美元買下它時,它的銷售額是3,000 萬美元,稅前所得少于500 萬美元。企業的運營資本是800 萬美元(每年有幾個月,它需要適度的季節性負債)。從此,公司為投入資本賺取60%的稅前所得。有兩個因素幫助了營運資金的最小化。一是,產品是現金銷售,消除了應收賬款;二是,生產和分銷的周期很短,使存貨最小化。
去年喜詩糖果的銷售是3.83 億美元,稅前利潤是8,200 萬美元,運營資金是4,000 萬美元。這意味著從1972 年以來,我們不得不再投資區區3,200 萬美元,以適應它適度的規模增長,和稍許過度的財務增長。同時稅前收益總計是13.5億美元,扣除3,200 萬美元后,所有這些收益都流到伯克希爾(或早些年的藍籌郵票公司)。利潤在繳納公司稅后,我們用余下的錢買了其他有吸引力的公司。就像從亞當和夏娃最初喜好的活動,帶來了60 億人一樣,喜詩糖果開啟了我們后來的許多滾滾而來的新財源。(它對于伯克希爾來說,就如圣經上說的:“豐腴膏沃而且生養眾多”)
在美國的企業中,象喜詩糖果這樣的企業并不多。一般的做法是,要將公司的收入從5 百萬美元提升到8200 萬美元,需要投人4 億美元或更多資金才能辦到。這是因為成長中的業務,既會因銷售額的上升,需要更多的營運資金,也會需要更多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巴菲特選股標準
一個公司為滿足它的成長,對資本的需求是否有大幅增長,正好證實它,是否能成為一項滿意的投資。順著回到我們的例子,當一個用4 億美元的有形資產凈值,能賺到8200 萬美元稅前收益的公司,實在沒有什么好自慚形穢的,不過它業主的現金平衡表與喜詩糖果的是完全不同的。擁有一條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就能帶來滾滾財源的業務,這真是太棒了!不信去問問微軟或谷歌吧!
一個良好,但不出色生意的例子是我們擁有的飛安公司。這家公司為它的消費者創造利益,就如同其他我知道的類似公司一樣。它同樣擁有一項持久的競爭優勢:參加飛行訓練,如果選擇其他公司,而不是它這家頂尖的飛機訓練公司,就象在一次外科手術前,對價格斤斤計較。
當然,這項生意如果要增長,需要將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入。當我們1996 年買下飛安公司時,它的稅前營運收入是1.11 億美元,在固定資產上的凈投資是5.7 億美元。自從我們買下后,在產生了總計9.23 億美元的折舊費后,資本支出總計為16.35 億美元,其中的大部分用來購買飛行訓練模擬器,以配合那些經常被提及的飛機的新型號。(一個模擬器花費超過1,200 萬美元,我們有273 個),現在我們的固定資產,扣除折舊后,達到10.79 億美元。稅前營運收入在2007 年達到2.7 億美元,與1996 年比,增加了1.59億美元。這個收入帶給我們的回報,對于我們增加投入的5.09 億美元投資來說還不錯,但和喜詩糖果帶給我們的,根本沒法比。巴菲特選股標準
因此,如果僅僅計算經濟回報,飛安公司是一個良好的,但絕非超乎尋常的業務。它那種高投入高產出的經歷正是許多公司面臨的。例如,投資公用事業公司,我們巨大的投入在以很快的速度貶值。從現在開始的十年里,我們可以從這個生意里掙到相當多的錢,但是我們需要投入數十億美元才能實現它。
現在讓我們來說說糟糕的生意,比較差的生意是那種收入增長雖然迅速,但需要巨大投資來維持增長,過后又賺不到多少,甚至沒錢賺的生意。想想航空業,從萊特兄弟飛行成功的那天到現在,這個行業所謂的競爭優勢,被證明純粹子虛烏有。事實上,假如當時有某個富有遠見的資本家在基蒂霍克(Kitty Hawk,萊特兄弟試飛的地方)的話,他應該把奧利佛·萊特打下來,給他的后輩們幫上一個大忙。巴菲特選股標準
航空公司從它開出第一個航班開始,對資本的需求就是貪得無厭的。投資者在本應對它避而遠之的時候,往往受到公司成長的吸引,將錢源源不斷地投入這個無底洞。就是我,也很慚愧地加入這場愚蠢的活動,1989 年我讓伯克希爾買入美國航空公司(U.S.Air)的優先股。可付款支票上的墨跡未干,美國航空就開始了盤旋下落,不久它就不再支付給我們優先股的股息。不過最后我們算是很幸運的。在又一輪被誤導的,對航空公司的樂觀情緒爆發時,我們在1998 年賣掉了我們手里的股票,竟然也大賺了一筆。在我們出售后的10 年里,美國航空申請破產了,兩次!
總結,對這三類“儲蓄存款賬戶”的看法。出色的賬戶,能逐年帶來異乎尋常高收益率增長;良好的賬戶,能帶來有吸引力回報率,掙到的錢也在增加;最后,那些糟糕的賬戶,既給不了足夠的收益率,又需要你為那些令人失望的回報繼續投入。
以上內容就是巴菲特選股標準的核心:找到出色的公司的解讀,更多巴菲特投資內容盡在東方銅牛網股票欄目巴菲特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