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介紹
admin
當今市場是由這些職業機構投資者主宰的,并且大多數的機構性買入是利用100%的現金完成的,而不是用借來的資金(保證金)。因此,與投機性的差價賬戶相比,這樣的投資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會使基礎市場更加有效。比如在1929年,公眾極度熱衷于股市,用10%的現金和90%的保證金借款。這就是為何這么多的投資者在市場潰敗的時候受打擊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負債累累。
然而,紐約證券交易所中保證金借款占市場資本總額的百分比在2000年3月底又一次達到極高的水平。
1929年的銀行還持有過度的債務,而這一回銀行有的是低質量的按揭債務。然而,這些低質量的債務是在政府的強烈施壓或勸說之下才推出的,政治家們不想承認這一點,他們推動相關研究,試圖譴責別人,而不是為他們在制造次貸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承擔責任。
在衰退被延遲之后,職業投資者通常不像公眾投資者那樣恐慌。事實上,機構性購買的支持通常發生在價格下降的時候。股市在1969~1975年面臨的最嚴苛的問題與機構性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都毫無關系。
它們是華盛頓特區的政客們制定的錯誤的、糟糕的經濟和政治政策導致的后果,股市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能夠反映實體經濟狀況、政治有效管理(或者管理不善)以及國家心理學。
投資經理之間激烈的競爭,以及對于他們表現記錄的詳細審查,可能已經使得當今最好的機構投資經理比四五十年前的業務熟練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