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股?六種選股方法集合介紹
admin
每種股票都有其習性,這種習性是長期炒作形成的,是由于大眾對它的看法趨于一致造成的,一般難以突變。但股性并不是永遠不變的,有時通過機構長時間努力,或由于經濟環境的改變,可能會改變一些股票的特性。
幾乎所有的熱門指標股,都有良好的市場性,這些股票的籌碼鎖定好,易大起大落,投資者高度認同這些股票,一有風吹草動即大膽跟風,往往造成股價瘋漲。大眾認同的程度越高,其市場的屬性越好,而這些股票往往有市場主力的介入,在其中推波逐浪,甚至有些股票的主力每隔一定的時間總要折騰一番,似乎吃定這只股票。而主力對于長期介入較多的股票市場性很熟悉,也常常選擇同一只股票多次介入。這正是形成個股獨特股性的重要原因。
股本結構這個因素是個股的重要屬性之一,多年來股本小的個股往往較容易成為主力炒作的目標。很多主力介入操作的重要參考就是股本的大小。小型股容易控制籌碼,輕,薄,短,小的股票具備拉升容易的特點,十分利于操作。
冷門股有時也成為驚人表現的個股,其實,這種冷門股從前大多也有過突然爆發的經歷。也就是說,它的股性就是喜歡突然拉升。冷門黑馬股大多流通籌碼很少,股本小,所以這類股票一旦打底完成發動攻擊,其升幅往往是十分可觀的。
股票的特性是長期形成的,需要投資者長期了解才能全面熟悉它們。當你了解它們以后,遇到一定的情況,你可以估計到他有什么反應,這對預測個股態勢 十分有利。同樣,如果某只股票的個性出現變化,那么你就可以很快記住他們的變化。
因此,選擇股票因該首先考慮股性,落后大勢的弱勢股不要去碰它們,而熱門的指標股是首選目標,某些冷門股經過長期的盤整,有可能突然爆發,也可以考慮選擇。
然而事情并非一成不變,對業績差的公司來說,使它業績變差有時比使它業績變好更難。在一批低價股中,常常就隱藏著幾個可能變好的股票,這是好最值得炒作的原因。同時,低價的特性使得炒作成本低,容易引起主力的關注,容易控制籌碼。由于比例的效應,低價股上漲獲利的比率會更大,獲利的空間與想象的空間均更廣闊。再加上群眾基礎好的原因,常常會使低價股成為大黑馬。
當然,并非低價就一定好,有些上市公司積弱多年,毫無翻身的機會,甚至虧損累累,這樣的低價股還是少碰為妙。最重要的是找出低價股中的好股票和有利好的可能。
今天的市場上,新股被瘋炒的例子舉不勝舉。最后到了逢新必炒的地步。這充分證明:當主力機構在市場上再難找到的炒作對象時,新股就成了最好的選擇。新股的炒作可以純粹當做數字游戲來玩,完全可以不理會其業績的實質。只要主力有勇氣接走所有的低位拋盤,以后的股價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另外,由于股票上市的承銷商制度,使得新股上市直接關系到承銷商和上市公司的面子,所以即使大市不利,券商也要盡力護盤維持形象。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手上的股票越來越多,最后不得不做莊炒作一番。
投資者應該了解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與產業政策,哪些是夕陽產業,哪些是強勢產業,應該做到心里有數。對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上市公司來講,經營的阻力上要小一些,獲利的能力上要大一些。另外,從全世界的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也可以看出哪些是有前途的,哪些行業是面臨困境的。投資者應有買股票就是買未來的觀念,所以對前景看好的尖端產業應具備長遠的眼光,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尤其要特別注意。
投資者應經常去檢視各類產業股票的表現情形,將有助于擺脫目前的弱勢產業的股票。換入強勢產業的股票,你會發現某一行業的股票常常有某種聯動性。如果某產業的龍頭股表現疲弱,則往往會波及到該行業的其它股票。同樣,如果某行業的幾種指標股呈強勁起勢,則會帶動其它同類個股。
1.常用來炒作的題材
(1)經營業績改善或有望改善。從根本來講,業績是股市的根本所在,業績是硬道理。所謂利好的預期最終都會反映到業績上來,因此這是最有號召力的題材。而其中,業績可望改善比業績已經改善更有吸引力。因為人們更看重上市公司的未來。這類題材每到公布業績報告期間顯得尤為活躍,而公布完后,就暫時告一段落。
(2)擁有龐大的土地資產有望升值。極具想象力。但最終要看是否有人挖掘并宣傳這個題材。
(3)國家產業政策扶持。最關鍵的是優惠的稅收政策和貸款政策。能源,交通,化工,通訊,高科技。
(4)合資合作或股權轉讓。分析合資題材,要全面考慮合資伙伴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能量,分清有利的真合資和純粹為造題材而吹捧的假合資,分清合資的前景是好是壞。
(5)增資配股或送股分紅。增資配股本身并不是分紅行為,它并沒有給股東什么回報,只是給股東一個增加投資的權力。在牛市中,這種優先投資的權利往往顯得非常重要,并具有一定的價值,因為牛市中人們預期股價會上升,可以優先投資必定會帶來良好的收益。送股分紅是上市公司給股東的真正回報,在這種回報真正兌現之前,往往會出現槍權現象,因為預期牛市會填權。增資配股或送股分紅成為一種題材,是因為人們的牛市預期。一旦市勢逆轉,人們預期熊市到來,送股也好,配股也好,都不能激起人們的購買欲望。
(6)控股或收購。這在國外發達市場中是股市最有吸引力的題材之一。因為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控股指某財團在股票市場上大量吸納某只股票,以求最終控制該公司。不過在中國股市的二級市場上發生真正意義的搶股收購是不太可能。這與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有關。所有就目前而言,控股或收購還僅僅是一個炒作題材。多數控股行是由于莊家炒作失當,手中的股票越來越多,以至于達到或超過舉牌的界限,而不得不舉牌。
2.分析炒作題材
分析題材是真是假其實不難,可以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種公告和報表。但最好的方法是拿題材來與盤面比較,看盤面是否支持該題材的存在。對于真正的炒股高手來說,根本用不著整天打聽什么消息,一切都在盤面上清楚地反映出來了。
某個題材到底能給盤面造成多大的影響,那不決定于題材的情況,而決定于盤面當時的處境。盤面的反應就是供求關系的變化,盤面的狀態就是指目前供求關系的狀態。
比如說一根火柴能否引起森林大火呢?不一定,那不決定這根火柴,而決定于森林的狀態。市場也是這樣,氣氛有高有低,人氣有旺有衰,同樣的題材投入到市場中,反映常常因時而異。這就是市場的微妙之處。只有懂得了題材與市場的這種關系,就等于站到了市場之上,置身事外來分析市場的反應。
反過來,通過市場對題材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場所處的狀態。一個對壞消息毫無反應的市場無疑是個強勢市場,而一個對莊家鼓吹的種種利好題材沒有什么反應的市場是弱勢市場。在牛市中,即使莊家不去鼓吹,投資者也會自己去發掘。所以題材是借口,市場狀態才是關鍵。
題材的真假無關重要,重要的是市場的反應,題材的號召力,跟風者多不多。
3.輪炒的策略
輪炒與其說是一種策略,不如說是一種自然現象。所謂輪炒,是指把市場上不同板塊分成幾個層次,順序分批炒作的現象。輪炒可以是市場主力的安排,也可能是市場自發形成。大盤中股票太多,所有股票一起上漲需要太多的資金,而且股票一起上攻時,投資者的注意力分散了,不容易形成強烈的攻勢。輪炒的本質是把大盤分割成許多自我體系的部分,然后集中力量來炒作一批股票。另外,當一批股票走弱時,可以有另一批股票來代替前者支撐局面,用以維護市場人氣。
輪炒往往依照先一線績優股,再二線股中價股,再三線低價股。這是因為行情發動之初,人們往往對后市存有疑慮,一般不敢買入那些業績沒有保證的個股,而此時績優股的價格偏低,投資價值顯現,成為第一批投資者的首選。當一線股炒高以后,二線股隨之跟上,因為它們的業績也不差,既然一線股已經很高了,那么后來者只有選擇這些了。(有比較)接下來,市場趨于越來越活躍,投機的氣氛也越來越濃厚,于是三線股作為最投機的品種來炒作,這種炒作常常失去理性,成為純粹的數字游戲。
當一二三線股輪炒一遍之后,一般市勢就告一段落,回落調整以待時機。這是輪炒的普遍規律,當市場上可炒的股票越來越少的時候,市勢也就差不多到盡頭了。但也有種情況,即輪炒二線股的時候,一線股已經開始調整,炒三線股的時候,一二線股又在調整,當三線股炒作完后,也許一線股已經調整的相當徹底,這時如果大勢長期看好,則有可能重新啟動一線股,帶動市場新一輪循環。(大牛市時可能這樣)所以應該把握市場節奏,當三線股炒作完以后,密切注意一線股的走勢,看是否有啟動的跡象。一旦如此,則市勢可能長期看好,可以開始新一輪炒作。
輪炒策略可以節省主力機構的資金,也附合市場心理的要求,因而市勢的發展往往表現出輪漲的特征。投資者應充分利用自己的資金來應付輪炒,從而獲得最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