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作為套保工具
admin
比如,活牛飼養(yǎng)者應該知道盈虧平衡成本是多少。他知道飼養(yǎng)牛犢要花費多少,知道飼養(yǎng)成本是多少。(當然,他對玉米進行了套保。)他知道凈成本和勞動成本,允許一定的死亡損失,而且他可以將成本精確到每一分錢,以支持全部經(jīng)營活動。因此,他知道成品(為120天上市準備好的動物)盈虧平衡的價格是70美分/磅。
活牛飼養(yǎng)者不知道的是那一天最終的賣出價格是多少。畢竟,一定程度上他面對的是其未知的東西。120天后到期的期貨合約假設現(xiàn)價為73美分/磅,那么通過今天賣出活牛期貨,他能確保自己活得3美分/磅的利潤。這樣也不錯,就是因為飼養(yǎng)活牛是個有風險的生意。在能獲得意外大幅盈利的時候,30美分/磅甚至更多的盈利都是可以獲得的。不過在其他時候,120天的工作和風險可能產(chǎn)生凈虧損。如果通常能鎖定3美分/磅的盈利,許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就會被排除掉,不過在現(xiàn)實世界中,鎖定盈利又不總是能做到。
那么底線是什么?你需要一些意外暴利來沖銷微利和虧損事件的影響。不過期貨套保排除了獲得意外暴利的可能性。如果你在73美分/磅賣出期貨,最終價格是80美分/磅,你的期貨損失就是7美分/磅,部分沖銷在現(xiàn)貨市場獲得的10美分/磅的盈利。凈結果仍是3美分/磅的盈利。今天,大多數(shù)活牛飼養(yǎng)者只是在承受市場的風險。他們飼養(yǎng)活牛,希望4個或5個月后能賣一個好價錢。有時候確實能夢想成真,但市場里還是有很多以前的活牛飼養(yǎng)者。另外一方,大型的盈利的活牛飼養(yǎng)企業(yè)會利用期權。這能教會你點什么。
下面是其可能的運作方式。飼養(yǎng)企業(yè)可能買入120天后到期的活牛看跌期權,假設行權價73美分/磅,買入價格為2美分/磅。事實上,他“鎖定”了71美分/磅的賣出價格(73減2)。如果到期時價格下跌至比如說66美分/磅,那么他在現(xiàn)貨市場就得承擔4美分/磅的虧損。他的盈虧平衡點是70美分/磅,所以66美分/磅的現(xiàn)貨價格就引發(fā)了4美分/磅的虧損。然而,他的期權價格達到7美分/磅,在支付手續(xù)費之前有5美分/磅的凈盈利(他買入的時候價格為2美分/磅)。把這5美分/磅加到66美分/磅上,飼養(yǎng)企業(yè)實際上在最壞的市況中還能賣到71美分/磅。所以,飼養(yǎng)企業(yè)放棄2美分/磅的潛在盈利,換來避開出現(xiàn)災難性損失。與現(xiàn)貨市場的遠期協(xié)議和期貨不同,期權的真正魅力在于盈利沒有上限。如果價格升至80美分/磅,那么飼養(yǎng)企業(yè)就能在現(xiàn)貨市場獲得10美分/磅的盈利,減去期權市場的2美分/磅的成本,還能獲得8美分/磅的盈利,但盈利仍然是無限的。底線是飼養(yǎng)者擁有一個在最壞的市況出現(xiàn)時仍然確保自己獲得最低限價的工具,同時不給盈利設置上限(通過期貨套保卻會出現(xiàn)盈利上限)。
對于飼養(yǎng)者來說,能獲得意外暴利的機會很少,而且飼養(yǎng)者還得利用這些機會來挨過價格平平或者比其更糟的年份。期權則不然,它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若使用得當,能增加獲得意外暴利的機會。
這一概念和金融期貨一樣。比如,一家美國公司收到來自德國的設備訂單,設備還未制造,6個月后交貨,收付歐元。歐元兌美元的匯率現(xiàn)在是125。利潤率良好,但可能被匯率波動侵蝕。當然,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匯率上漲,這家美國公司還會獲得意外利潤。不過這家公司不進行貨幣投機,只制造設備。一般的操作是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外匯交易的銀行間電子市場)通過貨幣遠期合約進行套期保值。這樣做可能是明智的,肯定比任由制造活動聽天由命要明智。其實,利用期權也是明智的,而且它們提供其他東西,一種甜味劑——即在限制預判成本風險的同時改善頭寸收益的可能性。
這家公司可以以300個基點的價格買入期權,獲得6個月后在比如125的水平賣出歐元兌美元的權利——125看跌期權。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CME)掛牌交易的標準合約規(guī)模是125000歐元。每張合約的最小變動價值是12.50美元,所以報價為300個基點的期權成本就是3750美元。如果設備訂單價值100萬歐元(按今天的匯率計算),那么該公司需要買入8張這樣的看跌期權——也就是利潤保險。如果歐元上漲,該公司就會損失掉權利金,但可以獲得額外的貨幣收益,理論上是無限的。如果歐元下跌,那么該公司賣出看跌期權,獲得收益,抵消歐元貶值帶來的虧損。最終,該公司會愿意支付30000美元,降低底線利潤,確保收益。
最后,讓我們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待這一問題。如果一家公司 下訂單購買貨物或者設備,并被要求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收貨后付款,那么這家公司也就有了貨幣敞口。歐元,或者日元,或者任何其他貨幣的升值都會導致成本上升。外幣貶值會降低采購成本并增加總體利潤。除非這家公司負責采購的人是賭徒,最終要么成為英雄要么成為流浪漢,否則一定會對沖這一風險。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銀行間市場簽訂遠期合約,或者買入期貨。這兩種方法都能鎖定價格或者貨幣成本。然而,買入看漲期權可能更好——為成本設定了價格上限,同時留下了獲得意外利潤的空間,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貨幣貶值幅度高于期權價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