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擺脫“韭菜”宿命的一個觀念
admin
在醫院里,每個得了絕癥的患者,都要經歷一個痛苦的“自我解釋”時期。“為什么生這個病的偏偏是我?!”這是一個無比痛苦且無比艱難的自問。雖然可能明明是個概率問題,但,“為什么偏偏是我?!”折射的是每個不幸者的不甘。
讀中學的時候,你也可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班里有些面貌丑陋的女生,對“自己從未收到過情書”的解釋是這樣的:“我可不是那樣的人!不像那些狐貍精……”雖然旁觀者清,但她們自己卻對自己的解釋深信不疑。然而,這樣的解釋真的除了能讓自己舒服以外,一點副作用都沒有嗎?事實上,副作用很多很多,比如,除了讓自己不真實之外,甚至可能為了讓這樣扭曲的解釋更站得住腳,她們會不惜用各種手段去折磨、誣陷那些她們口中的“狐貍精”,雖然那些“狐貍精”除了長得更漂亮之外一點錯都沒有……當然,更慘的,并且她們自己可能永遠不知道的是,正因為她們實際上的扭曲,所以,她們將來找到的另外一半,也必然是扭曲的。
“韭菜”們最大的共識是什么呢?
據我觀察,所有的韭菜都認同一個實際上錯誤的觀點:
所謂的交易,是一種“零和游戲”。
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賺到的錢,是別人賠掉的錢;或者反過來說,他們自己賠掉了多少錢,一定被別人賺走了同樣數額的錢。
這就很矛盾了。當這些“韭菜”憤怒地聲討“割韭菜的家伙們”的時候,他們本質上在氣憤的是什么呢?看來,他們真正恨的,并不是他們口中的“割韭菜”;他們真正恨的,邏輯上來看,只能是“為什么割韭菜的不是我?!”。如果有機會“割韭菜”,他們一定不會手軟,因為這是他們認定的“零和游戲”,所以,誰都是韭菜,誰都是一個命:要么當韭菜被割,要么割別人的韭菜。
他們錯在哪里了呢?
他們全然忽視了交易市場里最大的一個作用力:經濟周期。或者通俗點講,就是牛熊交替。
在牛市里,絕大多數人都賺到錢了,少數人賠掉的金額,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賺到的總數;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絕大多數人都賠錢了,大量的人賠掉的總金額,是少數人賺到的總額的無數倍,誰在割韭菜?
所以,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戲”!
事實上,在牛市的尾巴上,無論是誰,買到的都是打了激素催肥了的價格;在熊市的尾巴上,無論是誰,買到的都是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價格。
公開的交易市場上,沒有人能拿著槍逼你交易,每個人都是自愿的……可為什么自愿買的時候歡天喜地,后面就開始呼天搶地了呢?我們需要一個解釋。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清楚的解釋,用來解釋自己所面對的尷尬。
你是想要一個正確的解釋呢,還是想要一個讓自己感覺舒服的解釋?
正確的解釋,會引發你下一步正確的選擇和行動。讓自己舒服卻肯定不正確的解釋,除了讓你短暫舒服之外,因為它不是正確的,所以必然只能帶來各種“出人意料”的副作用……你到底要哪一個解釋?
正確的解釋很簡單:
我們買入的時機錯了。
牛市的時候,雞犬升天,多差的標的,都有可能繼續暴漲;熊市里,萬馬齊喑,有時好的資產反倒跌得更狠……
“時機錯了”是最本質、最合理、最有指導意義的正確解釋,甚至應該是唯一的合理解釋。
另外,稍稍成長了一點的你,從此就明白了:以后,絕對不要參與任何零和游戲——這比賭博還浪費時間!(要知道,在現實里,公平的賭博其實是不存在的,為了保證公平,或者說,以公平為手段,所有賭場都設計了莊家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