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人怎樣變壞的就會怎樣變傻的
admin
人們是從愚蠢變得越來越聰明嗎?還是反過來,本來挺聰明,后來漸漸變傻?觀察得越多,我越相信是后者。
事實上:
人是如何變壞的,那人就是如何變傻的,這兩個過程的機理完全相同。
請問,這世界真的有“百分之百的壞人”嗎?
這是我最近一年經常思考的問題,因為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只遇到過一個我極其不喜歡的人。A君,因為我不肯在A君離開某出版社的時候,把我寫的一本暢銷書的發行權私下給A君帶走,而是選擇仍然保留在原出版社出版。從此之后,A君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黑李笑來”的機會,甚至疑似曾經動用水軍攪渾水。不過,這樣的人十幾年遇見一個其實是算很少的,比例很低的。
從小我就是個不合群的人,但,經過自我訓練完善之后的我,好朋友很多,并且在三十歲之后越來越多——雖然依然不見得“合群”。
我給朋友介紹朋友的時候,常常是這樣開場的——這也是我很自豪的地方:
這是我二十年的朋友……
關于我是如何交朋友的,我在微信公眾號上專門寫過文章:《什么是朋友?》(總計兩篇)
然而,我的整個 45 歲,也就是過去的一整年里,我遇到了批量的所謂“壞人”,背叛、欺騙、誣陷、顛倒是非,甚至陷害……在這里我就不點名了吧——但人數竟然一只手五根手指不夠用了!這么密集,不得不讓我必須一再深入地思考:難道是我自己出問題了嗎?
反復思索的結論有兩個:
· 壞人的比例好像并沒有增加,因為過去這一年我新認識的人數,基本上相當于過往二十年的總和;
· 而后我驚訝地發現,這世界沒有百分之百的壞人,只有“好人”和“部分壞掉的人”。
你仔細想一下,你這輩子遇到過“百分之百的壞人”嗎?我仔細想了一下,發現沒有。放眼望過去,看周遭,甚至看歷史,我都沒找到——哪怕是殺人犯也可能很愛護自己的女兒,甚至強奸犯也有愛情,《色戒》不就是講這種故事的嗎?
于是,最終,我的結論是: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
如果讓我在“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惡”之間選擇,現在的我只能選擇前者。所以,沒有“純粹的壞人”,可能只有“部分的壞人”,比如,百分之十壞人,百分之二十壞人……我猜,“百分之五十的壞人”都很難存在,因為連百分之五十都過了,那么他內心會有很大的煎熬。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可是,一旦這個人做了一個壞的決策,那么他將面臨一個選擇:
· 承認錯誤,而后努力改正錯誤;
· 不承認錯誤,而后把那個錯誤“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把自己做過的錯事合理化”,本質上來看是一個自我大腦重塑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旦完成,此人依然是一個內心“向好”的人——這樣才能解釋為什么那些貪官污吏也確實在家里教孩子做人要人品端正。
如果把這個世界里的人簡單地分為“好人”和“壞人”兩種,那么,這種并不清晰的概念會不斷地影響未來的決策,當然肯定會被這種可能的錯誤決策(或者干脆稱為“幻覺導致的行動”)所拖累。所以,我得感謝這一年中我遇到的這些人,他們的存在,最終的結果就是“李笑來又進化了”。
如果不是如此升級過自己的“操作系統”,我是完全沒辦法理解B君的行為的。B君,四處把李笑來描繪成“黑心投資人”,可永遠回避幾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 在李笑來的幫助下,B君在大陸靠開培訓班賺到了在臺灣好多年都沒有賺到的錢;
· 這個培訓公司,李笑來投資的,但從來沒有要求過分紅(事實上到現在也沒分紅過),甚至主動要求把股份比例從40%降到30%,告訴B君“我無所謂,我希望你努力多賺一點”;
· 后來的OTCBTC,絕大多數初期用戶,都來自李笑來的社群;
· OTCBTC這個項目上,到今天為止,B君沒有給李笑來任何投資回報,甚至連最初的投資款都沒有歸還……
要是想罵李笑來是個“黑心投資人”,那么起碼在賺到錢之后把投資款還掉之后再罵好不好呢?
在自我升級之后,我開始明白B君的思考路徑了:在賺到了巨額可能的利潤和估值之后,B君突然發現當初定下的40%實在是太多了,所以,B君不想跟早期投資人分享,不再想履行之前約定的義務。這是唯一的核心理由,也是B君后來的實際行動——然而,B君必須合理化這個決定和行動。在合理化完成之后,B君的內心還是完整地向上的,比如,依然很勤奮,依然很努力,依然不斷地說服他人也告訴自己,自己是善良公平正義的……只不過,留下了一個后遺癥:
· 這個決策和行動既然已經被合理化,那么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B君就會毫不猶豫地做出同樣的決策和行動。
· 在下一次遇到稍微更過分的情況的時候,B君做出錯誤決策的成本更低,沖動更高……
所以,看著B君不斷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在“成為一個更壞的人”的路上那么努力,坦白講,不可能恨B君,只是覺得B君挺可憐的——只不過是這個世界里又一個可憐人而已。
有記者問我,提到B君以及另外幾個人:
你恨他們嗎?
我的回答也一樣:
不恨。真的不恨。首先沒空,其次真的覺得他們挺可憐的,因為只要開始壞掉,就根本回不來了……
而且,如果我不能理解這種“正常現象”的存在,我的世界就黑暗了。
我也可能就會把偷錄談話,事后又泄露出去的那對夫婦理解成“壞蛋”——五個月前偷偷錄音,五個月后,暗中交給別有用心的人,然后制造李笑來的負面形象……
可實際上呢?實際上更可能是這樣:
· 他們在跟我談話的時候,多少還是把李笑來當作老師一樣的人物,認為李笑來的思考是有價值的,所以偷偷錄下來;若是他們當場征求同意的話,要么被拒絕,要么李笑來同意了之后,五個月后大家聽到的是“潔版”——不會有那么多臟話,批評誰的時候也不會指名道姓……
· 估計是后來他們把這個錄音分享給了身邊的朋友或者同事,再然后,被別有用心的人發現了,然后用了最狠的手段“整”李笑來:
· 通篇斷章取義;
· 甚至不惜編造言論(李笑來不用“韭菜”這個概念,卻用那樣驚悚的標題);
· 花錢找主流媒體的新浪微博賬號轉發;
· 在很多微信群、電報群里雇傭水軍制造更驚悚的話題;
· 組織很多“舉報群”,煽動情緒,承諾“跟我說,我幫你們找政府”;
· 組織很多人給相關部門領導匿名電話舉報——舉報材料是他們編造出來的“錄音爆料”;
· 找到律師說,“花多少錢都要把李笑來搞進去”……
所以,他們倆其實不是罪人,但是,也挺可憐的——從此之后,還有誰愿意,還有誰敢對他們坦誠相待呢?
有人向我推銷防竊聽工具,有人向我推薦“更厲害的黑公關專業團隊”……我都拒絕了。我不想因為遇到他們那樣的人,就變成他們那樣,一點都不想。
我希望我還是原來那個樣子。
更進一步,我不想變壞,哪怕一點點。
面對那樣的人,我也不想使用“他們的手法”“他們的手段”,以暴制暴什么的……因為那樣的話,即便是贏了,也是輸,并且輸得更慘,因為你被他們改變了——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慘的呢?
準確地講,連“我想做個好人”都高抬我自己了,我真正想做到的,不過是:
我一點都不想變壞。
如何不變壞?很簡單啊,已經說清楚了啊!
若是不小心做錯了事,一定要改正,絕對不嘗試去做任何形式的“合理化”。
人變傻的機理也一樣,完全一樣。只不過是因為做了個愚蠢的決定,只不過是沒有努力去糾正思考,只不過是不由自主地“合理化”自己之前的愚蠢……于是,人就開始變傻了,在變傻的路上越走越遠。前面討論過的所有“韭菜”思維,都是清楚的例子和說明。
所以,不想變傻,就必須做一件事情:
做一次傻事沒關系,但,一旦發現自己很傻,就要馬上糾正,絕對不能對自己的傻×行為進行合理化,否則,就只能在變傻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可怕的是,傻×絕對不孤獨,因為他們天然人口比例更高,共識更強烈,所以,若是你自己不足夠警惕,那么你一定會變成一個感覺幸福實則痛苦的傻×——這一點毫無疑問。
所以,到最后,所有智者都是完全一樣的,沒有區別,他們的看法一致: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你竟然不覺得過去的你很傻×,那表明你已經徹底變成了無可救藥的傻×……
看看橋水的達里奧是怎么說的吧:
痛苦+反思=進步
經過這番思考,從那之后,我對人的評價措辭開始發生了變化。“不壞”,是對人品最高的評價;同樣,“不傻”是對智商最高的評價——應了那個句式:好人千篇一律,壞人千奇百怪;聰明人千篇一律,傻瓜五彩繽紛。
注:有一篇《科學美國人》雜志上的文章,建議認真讀一下。The Dark Core of Personality,順便學一個概念,“D-Factor”,網址是: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tuiful-minds/the-dark-core-of-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