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李笑來 INBlockchain的開源區塊鏈投資原則
admin
不過,有義務提醒你,有另外一個特簡單的原則可以瞬間上手:
· 熊市里你可以隨便買買買!
· 牛市一段時間之后,要開始慎重慎重再慎重……
區塊鏈是什么?
區塊鏈指的是一種公開的,由去中心化網絡共同維護的賬務系統,提供開放的、不可篡改的底層數據服務。比特幣是什么?
“比特幣”這個概念,可以有多重的理解——這也是為什么人們感到迷惑,或者相互之間很難達成一致理解的根本原因。首先,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區塊鏈應用。
其次,比特幣是一家世界銀行,只不過它不屬于任何權威管轄,它是由一個去中心化網絡構成的。
另外,這家叫做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銀行,發行了一個貨幣,恰好也叫“比特幣”。有些人更喜歡使用相對小心的說法,把這個貨幣指稱為BTC,而不是“比特幣”(Bitcoin)。
最后,即便在比特幣橫空出世的八九年之后,也很少有人意識到比特幣(或者BTC)其實也可以被理解為這家叫做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銀行的股票。
什么是山寨幣?
在比特幣出現之后,前后有幾千種加密貨幣被發行。盡管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早已滅絕,但仍然有少數依然不僅活著,還活得相當不錯。比如,萊特幣,就是一個著名的山寨幣,另外,狗幣也算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那些加密貨幣只不過是“山寨貨”,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價值。后來,見證了那些在他們眼里毫無價值的東西不僅長存而且還不斷升值之后,人們開始使用另外一些概念,比如“競爭幣”。也許這世界需要不止一家“世界銀行”吧?誰知道呢,又,誰在乎呢……
我是這么想的:
在市場上,人們買入的價值有兩種:“真正的價值”和“以為的價值”。有個事實不可否認:對于那些買入“以為的價值”的人來說,那些東西和“真正的價值”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
什么是MBA幣?
MBA是我杜撰的一個縮寫,代表Meaningful Blockchain Applications(MBA),即,有意義的區塊鏈應用。所謂的“有意義”,是指這些區塊鏈應用在嘗試著解決比特幣實際上沒有解決的問題。(比特幣已經解決過的,就無需再解決一遍了嘛。坦白說,我個人認為山寨幣并沒有解決任何比特幣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希望(注意,不是“相信”),最終,這世界其實只需要一個世界銀行。
事實上,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區塊鏈應用。也許世界上第二個MBA幣是Namecoin,一個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務系統。以太坊是另外一個成功的MBA,使用區塊鏈技術提供一系列的功能,包括智能合約。
迄今為止,許多MBA已經運行超過12個月,有一些還跑得相當不錯。比如,Sia,簡單講,就是提供了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的類Dropbox服務。Steemit是另外一個新晉選手,用區塊鏈技術顛覆了版權領域的商業模式。
趨勢是什么?
在過去的幾年里,比特幣一直在主導整個區塊鏈世界,也是流通市值最大、占比最高的。然而,到了2017年4月份,比特幣的市值主導地位已經下降至52%,盡管它的幣值與其他區塊鏈資產一樣在不斷升值。這是個重要的信號。區塊鏈世界不再是一塊兒地上長著一棵樹,它已經是一整個森林了。如若果真如此,那么下面的預測大抵上應該是正確的:
在未來,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將不斷下降,甚至可能低至5%以下。
過去我們都做了什么?
我個人持有很多比特幣。既然我認為比特幣是這家世界銀行的股份,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我盡量不去消耗我的比特幣了。2014年之前,我投資了比特股、云幣網,并且自己長期維護一個項目——比特沙,一個比特幣銀行。從2015年最后一個季度開始,我和我的團隊開始批量投資MBA項目,不過,我們長期遵守一個相對比較苛刻的投資原則。我們前后投資了Sia、Steemit、Zcash、QTUM、EOS等許多項目。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同時投資創業團隊的股權以及他們所發行的區塊鏈資產。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參與全球的區塊鏈項目投資。
我為什么要把我們的投資原則開源?
投資對每個個體來說,也許是最危險的活動,因為這之中所需要的所有一切都不可能是靠基因遺傳過來的。每一次真正的創新出現的時候,一定緊隨著大量的騙局。在一個金融創新出現的時候,更是如此。
投資區塊鏈創業公司或他們所發行的區塊鏈資產,是極其危險的,因為絕大多數人之所以被吸引,是因為那傳聞中的極大回報,而不是因為他們真正理解那些區塊鏈應用所能夠創造的價值。
我們希望能通過開源我們的投資原則保護我們自己。即便是往好了說,這個利他行為也只不過是出于私心:騙局越少,我們越安全。
原則
有時候,闡述原則遠不如問一些簡單卻又準確的問題來得容易。通過不斷掙扎著為那些恰當的問題尋找絕對的答案,我們就自然而然地遵守了那些原則。以下是一些我們在決定是否投資之前反復深入向自己提問的問題:· 這世界真的需要這東西嗎?
· 它解決了什么原本沒有被解決的問題?
· 去中心化在這件事兒上真的必要嗎?
· 它真的必須賬務公開嗎?
· 賬務公開的存在真的會提高它的效率嗎?
· 它在多大程度上更接近一個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去中心化自治公司)?
· 如果我們決定投資,那么我們應該用我們資金的多大比例去投資?
就這些了。最簡單的問題需要最艱難的思考才能找到更準確更實在的答案。